中国试图抑制石油需求

时间:2022-08-12 09:06:14

中国试图抑制石油需求

在美国,政治家和分析师正在探讨的问题是,美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下降,能否为美国政府摆脱中东创造条件。但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在石油供应上更加自给自足的美国能否摆脱中东的烂摊子,而是对石油进口依赖度提高的中国是否会被迫参与中东事务。

石油贸易中风向的变化已经开始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在面对较小的石油生产国时,中国买家已经能够对付款条件说一不二。这种商业相对实力的变化还将加速,因为美国石油需求的疲软,将迫使尼日利亚、安哥拉等非洲石油出口国相互竞争,从而在亚洲地区找到新的买家。去年,即便是沙特阿拉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也几乎赶上了其对美国的石油出口量。

中国国内已经有迹象显示,政府正在试图抑制石油需求。很多分析师预计,中国的年人均石油消费量将在远低于美国21.5桶的水平止步。目前中国的这一数字仅为2.9桶。花旗(Citi)的塞思·克兰曼表示,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巨大交通流量,已经开始抑制车辆的使用。

即便如此,中国对保障能源供应的关切,也很可能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戈尔德温表示,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使中国确信自己能够买到所需的石油,将中国与全球石油市场绑在一起。

他指出:“这将有助于增进世界安全,因为中国与全球安全议程以及市场经济的关联度如今大大提高。中国不能做一个搭便车者或者一条离群孤狼,而将被迫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而这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已大幅攀升,如今已没有降回去的可能。目前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已增至57%,而美国页岩油产量的意外增长意味着,美国消费的石油中将有逾二分之一产自美国国内。此外,这也促使美国石油进口量也比人们预期的更早降至全球第二位。

中国政府对石油供应高度依赖进口的影响感到担忧。中国的国有石油企业正在建设始于中亚、贯穿缅甸的石油管道,以确保中国的石油供应线不会轻易地被海洋切断。中国现行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2015年以前将石油进口比重控制在61%以内,不过规划也承认,同期国内的原油产量最多能与目前持平。

中国已成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

7月20日,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去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这再次印证是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全球发展。

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认为,2009年中国消费——包括原油、煤炭、天然气、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22.52亿吨油当量的能源。

这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中国正处于跨越式增长中,中国与印度这些新兴国家的能源需求会继续增长。

即使中国政府早已采取措施,为中国经济增长降温,但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仍旧增长10.3%。BP在六月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中说,中国包括香港在内,2009年共消耗能源22亿吨石油当量,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紧随其后,俄罗斯位列第三。

“随着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这不仅对中国来说是个问题,而且还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能源供应以及消耗方式产生影响,”比罗尔说。“如果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型汽车等等,他们就会把生产线安排到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

对此,中国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公开称,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不是很可信”,但是他并未做详细解释。但根据海关的数据,去年中国石油进口增长48%,自2005年至今,几乎翻了一番。原油进口六月创纪录达2210万吨(每天约540万吨)。

中俄油气合作升级?

在中俄两国戮力巩固、加强双边关系之际,俄罗斯两家重要能源生产商10月底宣布与中方签署油气输送协议。

俄罗斯石冲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供应1000万吨石油,期限为10年。俄罗斯石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上市原油生产商,而中石化集团则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冶炼企业。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随后表示,该合同价值大约为850亿美元。

此外,俄罗斯最大的独立天然气生产公司诺瓦泰克宣布,已经同意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连续15年供应亚马尔液化气项目所产的液化天然气,每年供应300万吨。液化气定价将与日本Crude Cocktail相挂钩,这是日本普遍使用的长期液化气合同的参考定价指数。

为了帮助开发其丰富的能源储备,俄罗斯正越来越依赖亚洲的客户及资金。与此同时,在其他发达国家需求萎缩之际,油气资源短缺的中国和部分亚洲国家需求量却蒸蒸日上。

谢钦在声明中称,今日达成的协议彰显出中俄大规模合作关系的持续发展;达成上述协议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将拨出更多资金用于勘探和生产项目,并建造必要的基建设施。

除此之外,俄罗斯矿业、金属、能源巨擘En+Group称,已与中国电力和煤炭生产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China Huaneng Group)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联合开发俄罗斯电力项目。

梅德韦杰夫在与中国国务院总理会面后表示,希望俄罗斯国有天然气生产商OAO Gazprom(GAZP.RS)和中方尽快签署天然气输送协议。

上一篇:除非你能找到另一个地球 下一篇:上海自贸区能否开启LNG期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