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能找到另一个地球

时间:2022-09-26 06:30:55

除非你能找到另一个地球

一个地球早就不够用了。四十年前,罗马俱乐部的著名报告《增长的极限》早已警告过:无限的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因为我们迟早会耗尽这个星球的资源,对奠基于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理念之上的现代文明而言,这等于是敲响了丧钟,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么在到达极限之前转变模式,要么就一如既往,直到走向崩溃(有些激进者认为这个进程已经开始)。如今,当年这份报告的撰写者之一,乔根-兰德斯,再度展望四十年后的世界:那个可能的未来将是什么样?

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这短短的四十年间,我们极不可能找到另一个地球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指望他详尽描述2052年时中国人会吃些什么的人是会失望的,因为他无意作出“事件预报”(“我女儿到时是否会有一个男孩”),而是要作出一个“趋势预测”(“每个母亲生育子女的数量将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之所以能够预见,是因为根据模型,它由一系列不大可能突变的变量所决定的,这就是决策的依据所在。

大体而言,他的预见仍相信在很多方面会有临界点,即一旦我们越过某个极限,随之而来的就将是耗竭和崩溃。在1970年代关注“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of growth)后,1980年代曾开始关注“极限的增长”(growth of the limits),即相信“极限”本身并非没有弹性,一如新的石油资源不断被勘探出来。“增长的极限”所包含的系统稳定模型确实也有缺陷,它是某种不能学习、不能成长也不能变化的静止的模型,但变化中的生命模型通常都必备有这三个复杂性。

显而易见,一个相信“增长的极限”的人,几乎不可能是乐观主义者,因此,他对未来的预测大体充满了卡桑德拉的味道——他有某种不祥的预感,感觉我们的文明将毁于自身的行为,然而却似乎少人倾听。实际上,他但愿自己的预言和担忧是错误的,只是他觉得生态耗竭这样的全球议题实在太重要,而不能只交给目光短浅的政治家们一他们反正只有几年任期,下台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因此,他的2052年预言,并不仅是一份报告,而是在召唤行动。理由很简单:等灾难发生时再开始行动就太迟了。在这一点上,他始终抱有信心,因为“不可持续是无法持续的”——换言之,眼下的模式早晚非改变不可。借用罗曼,罗兰的话说,他“思想悲观”,但“并不代表意志悲观”。

上一篇:这样读书就够了 下一篇:中国试图抑制石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