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提高与教师评价标准及方法

时间:2022-08-12 08:00:00

教育质量提高与教师评价标准及方法

摘 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教育结果的传统评价方法,是把学生学业测验成绩作为唯一客观的标准。然而目前各种形式的学业测验并非标准化测验。并且这些学业测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不全面。应把社会对人各方面的要求作为评价教师教育结果的客观标准。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评价标准;结果评价;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81-02

一、对教师教育结果评价的传统标准

考试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商周时期,科举取士制度就开始萌芽,直至隋唐时期发展成熟[1]。虽然这一制度随着清王朝的终结而被废止,然而它对全世界的影响直至今天也是根深蒂固的。现代考试制度仍然把普通全日制学校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教育结果的唯一评价标准。并把教育测验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唯一客观方式。传统的教育测验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基本状况有着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长足进步。

1.目前教育评价方式的理论假设。在科举制度产生之前,国家的用人制度大多采用举荐、推选和世袭等方式。这些方式在最初人类社会生活组织形式较为简单的氏族社会和贵族社会,是能够适应管理社会生活的要求的。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这些简单的人才选拔方式由于其主观性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会有什么事能比选择一位王后的长子来治理国家更加没有道理呢?我们是不会选择一个出身于最高门第的旅客来管理一艘船的。” [2]同样,人们有时出于私利,并非总能够选出或者推举最合适的人选来管理大家的日常事务。出于这样的原因,人们采用了测验这样的方式,尽可能的保证选拔人才的客观性。这相当于制定了一个对于所有人来说机会均等的选拔制度。毕竟,其一,这种方式理论上使所有具有潜力的人都有参与的可能性,其二,可以对参与者的学识根据其作品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而非进对其表面言谈举止做出片面的判断。其三,这种选拔方式有利于教育朝向有目的、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效率得到改良。

2.教育测验,可具体操作的人才选拔方式。相对于推选、举荐和世袭的用人制度,教育测验在实践操作中也具有规则执行和过程监控方面较为简便的优势。世袭的方式暂且不论,推选和举荐在具体操作时比较费时费力,其结果也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庄子说: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乎己也[3]。这个说法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般经验。从这个一般经验出发推论,让公众推选出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优秀的人才一般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因为公众的客观性从一般意义上说从某种程度上总大于个体的客观性,这个一般经验同样适用于举荐的情形。从这个一般经验还可以进一步推断,每一个体主观性的相加将有可能大于任意个体的主观性,而所有个体的客观性之和也并不会大于任意个体的客观性。因为客观性并不会产生于从个体私利出发的不同意见的争论,而更有可能产生于少数个体的智慧。然而,人们却可以商定它们所处社会优秀人才所具有的品质,并把此作为选拔人才的一般标准。然后,人们可以从这些一般标准出发,据此制定教育测验所应包含的基本结构。

二、传统教育测验评价标准的局限性

1.测验结果的偶然性。传统的教育测验往往把一次考试的分数作为教师某一阶段教学结果的评价标准。虽然这种方式比教育管理部门的主管随意判断具有客观性,但这种客观性所具有的公平与公正是具有偶然性的。首先,一次考试的结果的准确性总是会遭到种种质疑,除非这次考试试题的设计具有理论上的完美;接受考试的学生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并且都充分的展现出了真实的学习水平;对考试结果进行评判的教师也具有理论上的严谨;如此等等。其次,在同一受教育阶段,例如小学阶段,每次测验的内容以及难易程度只具有理论上的一致性。尽管教学大纲规定了每一学习阶段应掌握的内容,并描述了对这些内容应考察的难易程度,如果试题的设计者没有对每一次考试做出整体规划的意识,就不能保证多次考试结果的一致性。

2.对测验结果解释的随意性。当前,各种教育测验的结果仍然是原始分数。如上所述,每一次考试的原始分数具有偶然性,不仅如此,人们在解释这一测验结果时,往往把量的差异当做是质的差异,并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微小的量的差异是具有偶然性的。这种偶然性的差异并不具有实质性意义。传统的排列顺序的比较方法无法把量的差异与质的差异区分开来。相对而言,应用统计学为分辨这种差异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但目前尚未见到使用统计工具对考试分数做系统地分析。而用排列顺序的简单方法,把微小的分数差异作为评价教师某一阶段教学结果评价的标准,这一做法貌似公平,实则由于评判标准的粗燥却是不甚合理的。然而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而言,测验的结果在理论上被夸大了。目前,随着课程改革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不断深入,测验的内容和形式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但由于绝大多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理解的程度不够深刻,在设计测验时不能把新的课程目标体现具体的考核内容之中,测验结果也因此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复述和基本运用。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得与发展的评价并没有体现在测验内容和形式之中。课程改革目标体现了教育政策制定者针对具体的社会发展对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如果当前的教育测验不能与这个课程目标有效结合,那对测验的结果的解释就会被夸大。

3.测验内容取样的代表性。因此,在设计测验内容与形式时,就必须从新的课程教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的提高试题取样的代表性。首先,应在设计测验结构时事先划分好考核代表三个范畴的课程目标的试题的比例。应具有把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考核内容的意识,然后再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制定测验的基本框架。其次,结合社会对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要求,编制试题的具体内容。譬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重在培养符号转换与运算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条理性、热爱理性的情感以及对客观事物严谨的、审慎的态度。那么,在设计测验时,就可以体现在试题的具体内容之中。最后,试题的形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灵活、多样。任何知识与基本理论都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它也可以被还原为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只有还原为生活经验的知识与理论,才能被学生有效内化为能力、态度与价值观。

三、建立结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评价系统的理论必要性和实际可能性

1.教育大纲体现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现状,国家调整了教育工作的目标,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教育领域的理论工作者们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性文件所规定的目标编制了各教育阶段的新的教学大纲。这一教学大纲实质上是系统性的每一阶段、每一学科课程的较为细致的教学目标。它体现的是国家为使每一个未来的公民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在特定的成长阶段应该达到的理想目标。因此,教育质量提高与否,应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达到这些目标的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然而,对这个评价标准的不同理解,决定了对教师教育结果评价的不同形式和内容。要客观的理解这个目标,如果不从社会发展的宏观历史层面和当前社会生活具体层面出发,这个理解便是晦暗不明的,如果不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这个理解便是片面的、武断的。缺乏对这二者联系起来的系统考量,就不能把这个目标体系落实到具体的评价措施中去。首先,相对改革初期而言,在社会变革的新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的阶层的暂时分化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而涌入的新的价值观念与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与融合正在进行之中。因此,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成了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教育工作最紧迫的任务。其次,中国正处于社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因此除对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要求而外,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现在所需要的,是建立一个结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评价系统。

2.教育评价与教育大纲结合的有效性。理论上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不意味着现实的可能性。在现实与预期目标之间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预期目标越是远大,需要付出的劳动越是艰辛,也越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由于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各种教育改革活动总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因此,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管理部门观念的更新是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方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这一转变需要更长的时间。引起行为改变的原因一者在于外界环境偶然因素的刺激,一者在于一以贯之的教育与宣传。如果偶然因素所产生的刺激不足以引起质的变化,其所诱发的行为改变也会是暂时的,表面的。而持续的目的明确的教育与宣传,却能使量的变化逐渐累积为止的变化。后者的作用显然要强于前者,不过后者所要付出的劳动时间和程度也会多于前者。其二,教师教育与新课程目标的紧密结合是实现新评价方式的基础。评价方式的改变只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外部因素,它能够起到引导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教学目的与方法的改变。不过教师劳动的结果如何,最终取决于其自身的专业素养。譬如如何领会各种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方针所指向的社会现实需求;如何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与理论,把握学生在认知、情绪、自我意识、态度与价值观各领域发展的实际水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规律,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质性发展;如何与同行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展合作性研究,解决在教学实践工作中碰到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最后,应明确教育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诊断学生 在某一学习阶段各方面实际发展的具体情形,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长善救失,对教师劳动结果的衡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奖励与惩罚到是一个次要目的了。

参考文献:

[1] 金瑜.心理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2]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47.

[3] 庄子[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107.[责任编辑 魏 杰]

上一篇: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心理 下一篇:试析高职院校社会评价指标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