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时间:2022-08-12 07:30:37

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有设计物理实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利用新旧知识联系。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问题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因而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情境有其更广阔的天地,创设成功的问题情境可以使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和谐的统一。

1.物理教学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启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1.1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先向学生提出:大家想不想探究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呀?再通过课本实验硬币“跳高”比赛来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提出:是什么力使得硬币向上“跳”起来了?这时学生会产生各种疑问和猜想,并展开热烈讨论。接着,引导、诱发学生提出下面一些问题:硬币向上“飞”的过程中,只有空气与它接触,是不是硬币上下的压强不一样使它向上运动?由于吹气,上面空气的流速大,压强是不是与流速有关系?是不是由于上面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变得比下面小了,于是下面的空气把硬币托起来了?象这样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提出问题,由学生猜想、推理、分析、判断的方法,使学生能很快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又能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更为主动、活泼。

1.2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

教师如果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并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问题,诱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下去,便能准确把握好教材含义。如在探究"电和热"的知识内容时,在学生已经确信电流通过导体电能要转化成热时,可以先提出"电流通过导体的发热情况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进行猜想、展开讨论并说出电流强度、电压、电阻以及通电时间等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出相互独立的有关量后提出:这几个物理量的大小与电热的多少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猜想、讨论。

1.3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初中学生对生活中大量的物理现象虽然熟悉,但还没有对那些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把握现象的本质,他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面向生活实际仔细观察。如在探究"串联和并联"内容后提出:街上有形形的灯,这些灯是怎能样连接的?你们想不想进行探究?你们还能提出类似的新的问题吗?

2.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2.1设计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当场实验演示操作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究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如:在讲超重和失重时,拿一瓶矿泉水侧面打几个小孔,静止时水会从小孔流出,但是当让瓶子自由下落时,结果水不再从小孔流出。利用前后冲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对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瓶子落下来,水不再出来呢?从物理本质上看,又该怎样解释呢?从而顺利提出了问题,进入要探究的课题。

2.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物理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中,有很多问题都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并且可以将其转化为中学物理问题,使之走进课堂。例如: 教授“光的直线传播”时,提出“有阳光的天气,为什么浓密的树叶下有许许多多大小相似的圆形的光斑?”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2.3利用新旧知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促进新知识的增长。在讲述牛顿第三定律时,很多同学认为,在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应该不会分出胜负,而实际上却总有一方获胜,这是否违背牛顿第三定律?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可以让壮实的男同学脚(穿溜冰鞋)与瘦弱的女同学现场进行拔河比赛,问同学们女同学能赢吗?为什么?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进而提出问题,他们拔河时,谁用的力大?强烈的知识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4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抽象不可见难理解的概念、原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5利用学生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学生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能够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让两个学生做“手影”的游戏。从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心底发出“我要探究的呼声”。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研究。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一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下一篇: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