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12 06:48:23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

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小学生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娇生惯养。因此,在学校时,表现出争强好胜的一面,凡事都想出风头。一旦事情不如意,则很容易退缩、逃避,情绪也随着波动。这些对于正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期的小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帮助小学生提高抗挫能力刻不容缓。

一、开设主题活动,增强挫折意识

培养小学生抗挫能力的首要步骤是让学生树立挫折意识。实践证明,举办主题活动是增强小学生对挫折的认识的“良方”。笔者曾举办过一次“说出心里话”的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最害怕的体育项目,并给出理由。同时,学生也可以说出自己战胜了哪些体育项目,并说出是如何战胜的。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学生敢于说出内心的恐惧,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大有裨益。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语言中感知体育活动可以帮助自身提高抗挫能力。

二、优化体育教学,培养抗挫能力

小学生由于能力有限,经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但由于小学生的抗挫能力各不一样,在遇到挫折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应帮助分析原因,合理解决。如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很容易遇到挫折。有些学生个子虽高,但由于投篮动作不规范,投进机率小,因而感到受挫。而有些学生随意一投,竟然轻松投进。此时,通过对比,学生心理就会逐渐失衡,并感到沮丧。此时,教师再次教授投篮动作,鼓励瞄准篮筐,反复练习,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最终投篮成功,信心倍增。

三、引入竞技比赛,提升抗挫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应对失败的经验。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适当引入竞技比赛,让学生直面感受成功与失败。胜者可以感受成功带来的愉悦感,败者可以经历沮丧感,以调整策略,迎接下一次的蜕变。事实证明,竞技比赛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慢慢学会坦然接受失败,使学生的抗挫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抗挫能力提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体育教师应认识到,帮助学生树立挫折意识责无旁贷。教师可以通过优化体育教学、引入竞技比赛,逐步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让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意与失意,为学生良好心理的塑造铺垫基石。

(作者单位 吉林省扶余市新源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基于顾客体验视角的我国百货业商业模式创新 下一篇:人教版教材调整的导向与指导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