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经贸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12 05:06:23

任务型教学法在经贸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中的运用

[摘 要]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既熟练掌握商贸业务且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专门人才成为了社会需求的热点。因此,提高经贸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经贸专业质量教育的一种基准,也是该专业商务英语教学追求的目标。为满足培养应用性商务人才的需要,国内一些商务英语教学实践者依据教育部提出的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指南,正在进行着各种改革尝试。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商务英语特点的分析,以及对经贸专业本科生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必要性的阐述,进而探讨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培养经贸专业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商务英语 经贸专业 任务型教学法 综合能力培养

一、引言

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挺进,中国经贸专业教育的整体质量须加速提高以求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经管类院校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具备出色中英文沟通能力,且熟谙国际经贸知识并有相当的分析能力的经贸专业人才。而要成功地实现这一教育质量的提升,在经贸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现今社会对于兼具经济学知识和较高英语水平的新型商务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趋势,探索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培养经贸专业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商务英语的内涵及课程特点

一般来说,商务英语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在西方国家通常称Business English。依据国内学者对商务英语的认识,商务英语是商务文化群体中所特有的一种以英语为语言媒介,以商务知识(包括经济学,国际贸易,营销学,金融学,法学,会计学,管理学等)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具有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独特的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廖英,莫再树 2004;窦卫霖 2005)。上世纪80年代,我国商务英语主要用于对外贸易,因而又称为外贸英语。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我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内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因此,现代商务英语已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已得到扩展。

商务英语的实质是商务背景,专业知识与语言三者的综合运用。商务英语是为国际商务活动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它基于英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既有独特的语言特征,又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商务英语多使用在国际贸易中,是企业合作双方不可缺少的交流语言。其最大的特点是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因此商务英语课程绝非简单地对英语水平,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如何与他们合作,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教学既要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重视强化学生的商务贸易专业技能。

三、经贸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经贸专业教育的整体质量须加速提高以求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能否成功地实现这一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决于我国高校经贸专业能否培养出有出色中英文沟通能力且具有相当的分析能力的经贸专业人才。我们不难看出,在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中,那些具有较强中英文运用能力并有国际经贸商务知识技能及分析能力的人才是中外公司和机构在中国竞争的首选目标。一名被美国著名软件公司录用的毕业生曾经反思说,经贸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和中英语言的交流能力是跨国公司评估申请人的首要关注的两种技能。无疑商务英语课程在这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务英语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这就决定了本课程的授课过程既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强化学生的商务专业技能。对于经贸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学英语的基础上,学习用目标语介绍相关的业务知识,解释专业外语的术语定义,专业外语的词与句的构成及用法特点,强调专业外语在业务各环节有的表达方式等,如索赔报告,货物运输与保险,报盘及还盘信件的撰写等。此外,针对经贸专业本身的特点,商务英语课可被视为语言培训平台和国际经贸信息平台,将商务知识与国际贸易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供丰富内容,从商英语言,经贸理论和知识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西方国家的商务文化知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又能够吸收大量的经贸术语,以扫除学生在阅读西方经贸文献的障碍,并提高其关注全球经济热点问题的兴趣,以期借此开阔其经贸知识和视野。

此外,世界众多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商务英语已成为了国际经贸信息交流最常用的语言工具,并由此制定相关政策以提高本国年轻人对商务英语的重视程度。日本的Yamamoto, Yasutaka(1998)曾经指出:There is no more appropriate subject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han Business English whatever the student’s major may be since Business English promot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thods for coping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problems they inevitably have.(无论何种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学习商务英语课,因为该课程既能够提供理论知识又能够提供实践方法,以利于他们解决今后必然遇到的各种国内外关系和问题。)同样,在市场经济的中国,在全球化的中国,大学生也会遇到同样的不可避免的经贸关系和问题,因此,他们也需要商务英语课。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应对策略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大对学生的商务英语的培训力度和广度,从而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贸日益发展的外经贸人才。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在经贸专业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将教学的重点转到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过程上。Willis(1996)将“任务”定义为:“学习者出于交际目的使用目标语来取得结果的活动”。所以,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实质上是一种课堂上的模拟沟通活动,对真实的沟通活动进行了典型化处理,并作为一种语言活动,落实到相应的语言素材上,传递一定的信息。其典型特点是,能解决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活动紧密结合,优先考虑任务的完成,评估以任务结果为依据(Skehan 1998:95)。学生在参加任务活动的同时,能够联想到学习对于未来工作的价值。因此,这种有意义的任务活动实用性强。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任务型教学过程通常分为三个步骤:1.任务前准备(pre-task):由教师引入任务,介绍主题,启发学生,提出要求等;2.任务过程(task cycle):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执行各项任务,小组向班组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3.任务后总结(post-task):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并就任务完成情况给与评论。具体地说,在课堂内外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开掘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前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前布置好学习任务和讨论的话题,向学生推荐商务英语学习的书籍和相关网站,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自主查阅,以利于系统地掌握国际商务所涉及的各方面理论知识并扩充商务英语词汇量。在课堂教学的任务活动中,教师只是担任课堂活动的导演和指挥,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演员,学生必须完成各种商务知识讨论和知识问答,以及模拟贸易谈判等活动。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并指出问题所在以便学生掌握吸收应学习的知识点。

以笔者执教的一门课程“国际商务函电”为例。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比较复杂的国际商务理论和国际贸易操作流程,本人课前事先设计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将一些繁杂的贸易流程图示化,如各贸易术语的内涵及差异,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中的信用证支付流程等;同时还引导学生上网查找各类资料如国际股票市场的变化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式变化等。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例如为公司寻求可靠的供应商,将全班学生分成多组,布置学生模拟资信调查,并进行函电交往活动。课上进行汇报,并做出结论,找出理想的供应商。再如笔者执教的另一门课“国际商务英语(高级)”,就教材内提供的某一主题,如“Importa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an Economy”,布置学生课下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写作一篇论文,要求正规的文献检索格式,然后课堂上就自己所写内容制作PPT并进行陈述(Presentation)以及回答教师和同学的相关问题。学生通过这些训练,既掌握了国际商务知识,又能学以致用。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师只作为交际过程的组织者,任务协调者和素材的提供者来参与,督导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中,每一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在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获取商务和经贸知识,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增进沟通技能。通过一系列任务型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观。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的性质特点表明它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五、结语

商务英语不是语言与商务的简单结合,只有突破原有语言教学模式的束缚,借鉴经贸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根据外经贸商务英语的课程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语言和商务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改革和创新。而外经贸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法正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不仅具有教学法创新的意义,而且具有教学模式革新的意义,有利于培养新世纪新经济形势所需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以市场需求为教学宗旨,积极投身于外经贸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培养复合型外经贸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Skenhan: P. 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17 (1), 1996

[3]Rod Ellis: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London:Longman,1996

[5]Yamamoto: Yasutaka: “Business English Is a Must for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Japan Business English Association (JBEA) Annual Studies, Volume 57, 1998

[6]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OUP,1998

[7]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sk-based activities?

[8]江 春 丁崇文: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探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学术探索,第1期,2004

[9]陈建平: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2004(26):113~115

[10]廖 英 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

[11]曾文雄:商务英语的教学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8)

[12]宝卫霖: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成功模式[A].见:贺川生 肖云南:商务英语理论与实践――第六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学术论文汇编[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13]汪 海:核心商英课程:经贸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论西方经贸文章选读的必修性[A].见:贺川生 肖云南:商务英语理论与实践――第六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学术论文汇编[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14]罗 虹: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5)

上一篇:设计符号学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论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