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校企合作

时间:2022-08-12 04:02:21

浅谈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校企合作

摘要:中职教育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而中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是提高中职生实际动手能力、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进行了相关论述,对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学生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训练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具体实施策略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机械制造;设计应用;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281-0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和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对于完善我国教育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教育,对于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求并不高,主要是面向生产和建设一线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实际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满足企业对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就要不断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建立实训基地,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办学特色,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一、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1.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能力和水平。当前在中职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师与教学岗位脱离,很多教师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和水平。而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水平的提高是首要条件,只有培养出“双师型”教师,才能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中职院校实训基地,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提升了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教师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对于自身知识水平的更新和各种实用技能和管理理念的提升都有一定的提高,教师再将这些新知识和新技能应用到教学中来,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真正做到企业需要什么就给学生讲什么。

2.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有利于学生竞争力的提升和就业能力的提高。中职院校培养的都是生产实践的一线人才,因此学生技能水平和操作运用水平的高低就直接决定着中职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技能含金量,让企业对学生做出很好的评价,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开展校企合作,建设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亲身实践和动手能力。这是增加学生技术水平和技能含金量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通过学生在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的实习锻炼,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结合了起来,在实际运用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体现自身技能的价值,帮助学生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学生们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有利于中职院校实现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培养目标。中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备从事机械制造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够熟练操作机械制造相关工具的技能,能够从事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机械CAD制图、CAM制造、模具加工、焊接、数控及相关专业生产和管理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而中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就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场所,为实现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提高了自身职业技能,提高了自身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熟悉了工作岗位,了解了工作性质,为今后岗位就业能力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发掘校内优势,强化实训基地建设

1.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中职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和动手操作课程,仅仅依靠教师在课上枯燥的讲解很难让学生有更加直观和理性的认识,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学习。而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都有自身的实验室和试验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的专业教师首先要发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改善专业实验室,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设备,不断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还要不断完善专业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运行机制。学校自身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争取学校资金的同时也可以向相关合作企业争取赞助,对相关实训室进行维护和整修,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合理购置相关机械加工和检测设备,增强实验室功能。总之,学校实训室建设一定要保证学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教学应用,保证学校能够正常开展相关教学训练。有条件的学校和实训基地还可以申请相关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评估,促进教师带教能力,提高学生水平。

2.增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走科学发展道路。校内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实训基地一般包括五个实训室,即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机械拆装室、机械CAD和CAM设计中心,钳工实训基地、学生机械加工作品展示中心。上述几个实训室基本能够保证中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如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是一个集教学、技能训练、技术应用为一体的现代机械综合培训中心,对于学生机械加工相关专业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帮助,并且能够与多个企业培训相结合,提升企业对新产品的研究能力。机械CAD和CAM设计中心的主要任教老师都是具有非常丰富实践经验和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不仅承担着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更是承担了多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实训,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3.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掌握,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采取的模式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完善教学实训相关规章制度。各专业课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相关企业沟通探讨之后制定完整的课堂教学制度、实训操作规程以及相关带教规则,并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实施。对于专业课程的考核也要根据实训情况和企业岗位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加强技能操作的考核办法和内容。探讨由学校组织对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由实训部门和校企相关部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生产实习阶段则由带教老师和实训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和考核。

第二,改变以往传统的考核模式。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考核是以过关为主,与素质教育和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的培养与提高。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就要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特点与专业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的教学,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考核也由以往以对学生进行验证改变为考核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创新实践为主。

第三,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于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在可以适当降低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以学生理解为主,适当增加实践内容和实训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理论教学中逐步渗透实践教学,例如在讲授洗衣机轴零件的加工,教师带领学生选材、确定加工工艺、编制工艺卡片等,由学生进行训练,既掌握了技能,又更好地理解了产品特征。

三、不断拓展与企业联系,开展校企合作

1.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好的教师,尤其是中职学校既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中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让教师在理论提高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中去,掌握最新的企业和专业信息;另一方面教师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提供了提升自己的机会,为企业提供了培训的平台。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利用假期或其他教学空闲时间,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参与其中,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同时,企业也可以组织一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外聘教师,充实到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师队伍中去,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通过校企合作改革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适合企业发展和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职院校适合企业需求的教学课程和教材。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专业的需求,为学校课程设置提供帮助,为教材不足提供咨询。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还可以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材开发和建设方面能够紧跟经济发展前沿,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第二,在编写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将其一线优秀员工的经验积累融入其中,使得教材更加完善,更加适应新岗位和新产业的发展;第三,充分保证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多样化。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不失实用性。

3.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校企合作加大了企业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企业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直接体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助于学生就业后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同时,企业通过学校实训基地可以物色到合适的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学校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安排及指导学生,开展各类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在利用企业实践优势的同时,也利用学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积极为企业服务。

总之,中职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创建实训基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对于学校机械设计制造相关专业的办学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为培养机械加工中高级技能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鑫.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8).

[2]曹根基.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机械职业教育,2013,(6).

[3]陶庆风,卢志财.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8).

上一篇: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语文主题式学习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