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入手构建和谐校园

时间:2022-08-12 03:09:43

从加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入手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的需求,是体育课的基础和延伸。本文主要从构建“和谐校园”视角来充分发挥学校课外体育的功能。

关键词: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构建 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具有丰富的内涵,构建和谐校园一般要从人、事、物、景、情五个基本要素来体现,而人的和谐是关键。课外体育锻炼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研究当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健身指导,对形成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当今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和协作精神良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能使高校更好地发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服务功能。

一、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情况与问题

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了解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规律和锻炼现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通过对本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找出几个主要问题。

1.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

根据调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为增强体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广交朋友和陶冶情操,证明他们对课外体育锻炼有明确的认识,动机是健康的、积极的,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认识不清,如为应付考试、完成学校规定活动的次数等。

2.选择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男女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以足球、篮球、羽毛球等项目为主,女生以羽毛球、篮球、体育舞蹈等项目为主。这说明男生喜欢激烈、对抗性强、对场地要求不是太高的项目,而女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喜欢对抗性强的项目,还喜欢需在专门场地、器材上进行的,有利于形体发展的项目。

3.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强度。

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一年级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在次数、持续时间和强度上都占强势,原因比较简单,与高中时代相比,面对相对轻松的高校学习环境,学习暂时得到了解放,使积压多年的体育活动欲望喷发出来。高年级的学生参与情况较不理想,调查显示高年级学生就业压力大或实习间段工作压力大,没有心情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4.场地器材状况。

学校体育设施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及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给高校体育设施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从我院体育设施情况来看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人均活动场地大大提高,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部分场所只在上课时间对学生免费开放、室外场地夜间不提供灯光设备等问题,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二、课外体育活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人们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上课以外的时间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以此来丰富文娱生活,发展人的志趣、才能和个性。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指除安排在体育课程表以内及正规体育比赛以外的各种体育活动。和谐校园的构建由很多因素决定,积极广泛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个体发展的需要。

1.课外体育活动是和谐校园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文理相结合的文化,应该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文化。体育素质是人文素质中最富魅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本身就蕴涵着文化底蕴。体育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进程。前苏联当代著名体育学家卡岗认为:体育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应和代表,从这种意义上讲,体育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

2.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大量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可了解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学会调控个人的情绪,养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能增进心理健康。课外体育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3.课外体育活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课外体育活动能使学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还能使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课外体育活动任务,在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学生能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学生能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在活动中能顺利完成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模范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在体育比赛中,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了解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做到不故意伤害他人,能正确处理课外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场上对手”与“场外朋友”之间的关系。

三、开拓创新,巩固并更好地发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1.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再认知。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大学生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课外体育活动在他们生活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课外体育活动能使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得到体验,道德品质得到磨炼,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2.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工作的研究。

目前高校体育科研在教学、业余训练上研究较多,对课外体育锻炼研究较少。这种现象应尽快改进。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效果评价、考核等应尽快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以促进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发展。

3.对课外体育锻炼加大投入。

发展高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需要一定的体育场地和设备条件。可以说,场地、器材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保证。因此,高校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合理地规划和设置体育场地、设备和器材,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有关物质条件,同时要建立器材的保管、使用和维修制度,以满足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需要。

4.发展高校优势,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性。

高校在组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体育兴趣小组,培养好体育学生体育骨干,尽最大努力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从对和谐校园,以及和谐校园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相互联系的阐述,引申到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如何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作用,并进一步说明了体育活动在贯彻和谐校园中的重大作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大学校园有广泛的基础,大学生喜欢课外体育活动,认同课外体育活动,这就为课外体育活动在各高校的全面推广铺平了道路。校园的和谐无疑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的校园必将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辉.关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之我见[J].科技信息 音体美,2005.2,(11):43-44.

[2]谢相勋.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4):8-9.

[3]谭捷,信晓宁.浅谈体育活动在建立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

[4]张钧.和谐校园与合作意识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6):43.

项目基金来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资助教改项目《构建和谐校园与课外体育活动新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JG08310)

上一篇:浅析影响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因素 下一篇: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