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体育教学三元素

时间:2022-09-16 09:40:09

简论体育教学三元素

之所以把“参与、快乐、创新”作为体育教学的三元素,是因为《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创新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享受学习体育的快乐。

一、参与

(一)全体参与。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课堂上,力求人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体育的任何活动。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教师没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各项练习。比如在进行迎面接力赛时,由于各组人数不等,有些教师就让多余的学生站在一边。小而言之,学生少了一次参与的机会;大而言之,这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权利。其实让少一人的组选一名学生再跑一次就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又如有些学生因伤病不能上课,有些教师就让他们回教室休息,如果让伤病较轻的学生见习,既可使他们得以休息,又能观摩上课,心理上也得到参与。看似小小的变化,却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

(二)全程参与。

学生对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从接触、产生兴趣、学习体验、失败、努力,到最后成功,如果每个环节都体验到了,最后对动作的印象是深刻的,对成功的喜悦也是最深的。所以在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动作的每个环节。比如在“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教学时,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讲解、示范这个动作,然后让学生按规定练习,由于没有体验学习过程,学生就不感兴趣,印象也不深。如果让学生不考虑技术动作自己去体验投篮,产生兴趣,由于失败,他们会主动摸索投准的有效方法,就比较容易形成正确的动作。由于是自己主动学会的,所以印象会更深刻。

(三)主动参与。

任何学习内容,如果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会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如果是被动学会的,则可能容易忘记。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比如,在“上步投掷”动作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做“上步+投掷”的动作,由于学生是被动的,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上步”,所以做起来很别扭,起不到“上步”的作用,积极性就不高。如果先让学生明白“上步”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试着去体验上步投掷的动作,让他带着问题主动参与练习,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就更有可能学会动作,完成教学目标。

二、快乐

(一)游戏的形式。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做游戏时能充分享受玩的乐趣,所以在教学时可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锻炼。比如,在教学“投准”的内容时,如果单一练习“投准”动作,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如果创设“打活动靶”的游戏,让一部分学生打另一部分扮演活动靶的学生,既可学习动作又能体验游戏的欢乐。又如在教学“耐久跑”的内容时,为了发展学生的耐力,如果让学生绕操场跑,学生就没有兴趣,如果在教学上设计一个类似“定向运动”的游戏,设计几个目标,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依次去夺取,学生就会自觉地奔跑,并且跑一段路以后就能夺取一个目标,还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他们势必会为下一个目标而拼命奔跑,直至跑完全程。距离和以前完全一样,但学生却有不一样的感受,那就是快乐。所以效果也截然相反。

当然游戏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

(二)差异的目标。

每个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体差异,在教学时应根据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否则,学生就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比如,在“快速跑”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势必让身体条件差一些的学生每次都落后,他们就体会不到快乐,也就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如果让身体条件差一些的学生起跑时站前面一些,就有可能让他们领先,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成功的体验。

在学生上体育课时,由于人多,器材少、场地小,再加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的机会就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分尝试和体验,所以普遍学不会。学生没有深刻的成功体验,必然没有兴趣,久而久之,最终必然厌倦体育课。从运动的认识规律上讲,只有先产生兴趣,引发快乐,才能进一步学会。但首先应有充分的时间和场地让学生去学、去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的成功、快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少讲、精讲,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成功。比如,在投练习时,如果篮球少、篮架也少,学生能够参与的时间就少,也就没有成功的体验,如果这堂课多准备些篮球,且自制一些简单的篮架,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投篮,就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体验快乐。

三、创新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兴趣。

学生要创新,必须首先有创新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创设情境。如在培养创编游戏能力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给一个球,在规定范围内,要求每组所创编的游戏必须围绕球来进行,而且不能重复,学生兴趣很高,并且由于创设了围绕一个球的情境,学生很快想出了几个游戏,如打龙尾、传球、拍球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的兴趣。

(二)竞争机制,提供创新信息。

竞争机制也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比如,在教学“抢救伤员”游戏时,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取2名学生作为抢救员,其余为伤员,以在最短时间内把伤员全部运送至安全的地区者为获胜,学生可用抱、背、抬等各种方法。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信息,让学生根据“伤员”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方法。比如,体重较轻的伤员可以抱着跑,体重与自己差不多的可以背着跑,体重比自己重的可以两人抬着跑等。有了竞争机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更高了,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激励评价,培养创新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只表扬动作做得好学生,而对动作稍有差错的学生往往加以否定,甚至当作错误典型令其的同学面前演示,这不仅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容易扼杀他们的创新意识。我在教学“肩上屈肘投掷轻物”时,对有些用“直臂”或“肩下”投掷的学生,先不马上否定,而是表扬他的动作用“创新”,并鼓励他们多创造出几种投掷方法,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效果最好。通过这种方法,不仅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体育教学中的三元素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学生有了积极主动的参与,就有了快乐的体验;有了快乐的情感,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有了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快乐的情感,就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上一篇:浅议网络化数控技术 下一篇:参与式方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