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企信息编报工作的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8-12 02:01:44

对国企信息编报工作的分析及对策

摘要: 通过对国企信息编报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做好国企信息编报的对策,即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重视信息编报工作、加强信息编报工作的计划性、明确信息编报工作的目标、提高编报水平。

关键词: 国企;信息编报;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159-02

0 引言

信息是指反映集团公司及各企事业单位发展改革稳定等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情况,为领导同志把握全局、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服务,具有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政策性等特征的重要文字材料。信息编报工作,不仅能为领导决策服务,也会影响企业工作效率。因此,提高企业信息编报水平,可以达到完善企业组织管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

1 信息编报工作的内涵

1.1 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了领导作出重要决策提供资料,为了上下级之间,各地区、各部门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更好的沟通提供平台,为了更好的落实各项决策,更好的推动工作进展服务。在国企中,信息编报主要有三类服务对象:服务上级领导和上级机关;服务领导层;服务机关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

1.2 专供信息是指反映反映企业发展、改革、稳定的重要情况,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举措和成效,阶段性生产经营业绩,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展,重点建设项目的动态等最为重要的信息。其他信息是专供信息的补充,不定期地将重要情况,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制约因素和政策建议,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给上级机关的信息部门。领导到所属企业单位视察、调研情况,对公司工作的批示及落实情况,重要工作、重大部署,各企业单位具有全局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工作开展情况,有关行业的政策法规、行业最新动态,有关本企业的社会舆情等。

1.3 企业动态是通报领导重要活动和公司整体工作部署、开展的情况,各企业单位贯彻落实公司重大部署、领导同志指示精神的好经验、好做法,企业单位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各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取得的成效。

1.4 信息反映本企业的工作重点、难点。反馈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收集员工的建议和意见。

1.5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6 敏感事件信息,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的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不受分级标准限制,应及时上报。

2 国企信息编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很多国企对信息工作不重视,特别是部分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造成各单位的信息编报工作发展长期处于不均衡状态。对突发事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预计不足。信息工作人员信息与新闻不分,编报水平从选题、素材选择等方面都有待于提高。下面对国企信息编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

2.1 部分单位从主要领导到工作人员对信息工作长期不重视,信息来源、信息报送渠道不畅。没有到达信息编报为上级领导服务、解决工作生活中问题的工作目的。

2.2 信息内容单调、写作格式多少年不变,凑数、空话、套话写成一篇,没有新的立意。部分信息编报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应付工作倾向严重。在工作只当“二传手”的作用,基层上报的信息,不加任何加工、分析和综合,一字不动的上报上级部门,没有任何价值。信息编报工作流于形式。

2.3 信息选题不精,泛泛报送,没有将应该报送的大事、好事、坏事、难事、新鲜事、领导听不到看不到的事以及可能发生的事进行编报。在选题上,将信息和新闻不分,信息和新闻在传递载体、反映内容、服务对象、写作要求、服务目的、结构体式上都有所区别。要区别对待,才能更好的做好企业的信息编报工作。

2.4 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中,没有充分认识加强信息报告工作的重要性:一是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特殊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报送职责不明确,时效性不强,质量不高。二是对生产事故所引发的公共事件、次生事故后果预计不足,造成信息报送上的被动。

2.5 信息工作人员的编报水平还需提升。标题不能准确表达内容,语句不够凝练,重点不明,要素不全,数据错误,缺乏失效,把关不严。造成上报的信息没有价值,无法被采纳。

3 提高国企信息编报水平、发挥信息重要作用的对策

基于上述对国企中信息编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国企的工作性质及员工的能力、素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3.1 各级领导在思想上要重视信息编报工作,随时关注本单位本部门的信息采用情况。确保专人负责信息编报工作。加强对信息编报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编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信息编报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端正工作态度,在下基层收集信息时,要本着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态度,向基层员工虚心请教,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获得有价值的一线信息。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行机制良好。及时通过信息渠道反映本单位各种情况。

3.2 加强信息编报工作的计划性。做好对各类固定选题如对月度生产经营预测;高考的准备、估分、成绩、分析;月度及季度的经营情况;达标分析;各单位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节能减排阶段性成效;重要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等等都可以提前做好系列策划工作,提前收集材料,构思结构。对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做好跟踪调查。

3.3 明确信息编报工作目标。快、准、新、特是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目标。要及时、客观、全面、有效地编报信息。时效性是信息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抢速度。突出时效性。重要事件第一时间报送信息。客观就是要实事求是反映情况,表述清晰、逻辑严密,信息中的事例、数据、名称等应经核实,确保准确无误。反映事物全貌;信息要素齐全,喜忧兼报,不得瞒报、漏报。语言简洁,反映问题和情况富有新意,适应科学决策和领导需要,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

上一篇: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下一篇:我国中小超市基层管理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