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4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1 05:08:35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40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在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时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的重症肺炎婴幼儿的预后转归,并随机抽样36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基础治疗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3.25±0.6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4.46±0.91天(P<0.01);呼吸困难及心衰纠正时间2.14±0.4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3.27±0.63天(P<0.05);氧疗时间4.63±1.12天,明显低于对照组5.31±0.98天(P<0.05);住院时间8.40±1.7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10.14±2.12天(P<0.01);治疗组死亡率7.5%,对照组16.6%。结论:婴幼儿重症肺炎应用静丙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婴幼儿 肺炎/治疗 球蛋白 静脉注射

肺炎是婴幼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临床对此类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及抗感染治疗比较重视,但重症者由于炎症反应失控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导致死亡者亦不在少数,因此探讨其辅助治疗十分必要,尤其是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的治疗更为重要。我科于2004年5月~2007年4月共收治婴幼儿重症肺炎76例,其中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4年5月~2007年4月我科共收治婴幼儿重症肺炎76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3.8个月)。全部病例均符合1987年卫生部小儿四病防治方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1]。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3.8个月。两组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

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抗感染、氧疗、强心、镇静等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入院后3天连续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日1次,剂量为500mg/(kg •次)。观察记录两组热退时间、呼吸困难及心衰纠正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

统计学处理:两组观察数据的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

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经临床监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病症,目前认为重症肺炎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病原数量、毒力有关,更与机体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炎症反应得不到有效控制则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是造成患儿死亡的直接原因,所以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治疗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全身炎症反应的治疗。IVIG制剂是从大量健康人群混合血浆中纯化而来,它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并且有多种高亲和抗体,能特异性地结合不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la(IL-la)、白细胞介素2(IL-2)、IL-6、TNF-a和干扰素γ(IFN-γ)[2]。IVIG具有抗感染、功能性阻断巨噬细胞上Fc受体,抑制活化的补体片断在靶细胞上沉积,调节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的分泌[3]。IVIG还可以中和补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自身组织的侵袭。IVIG作为封闭性抗体可阻断免疫病理损伤。所以IVIG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它能有效地平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从而减少MODS的发生[4]。我科通过4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的静脉丙种球蛋白应用观察到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明显下降,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四病防治方案(一).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华儿科杂志,1987,250(1):47-48.

2 陈实,杨锡强,李成荣,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免疫学机理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0,38(3):140-143.

3 冯琪,郭在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1):647.

4 房倩,胡皓夫.重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平衡的研究,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1):645-646.

上一篇: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法用于妇产科手术临床分析 下一篇:婴幼儿肺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