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集萃 第1期

时间:2022-08-11 05:04:24

信息集萃 第1期

万东华国家统计局

价格低位运行将为一种常态

从下阶段价格走势看,总体上将长期处于低位运行的格局,多数年份上涨率将在3%以内。从价格形成机制看,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越来越强,随着垄断性行业竞争局面的逐步形成和市场价格秩序的规范,政策性调价对整体市场价格的影响将越来越小。从市场供求关系看,供大于求的状况将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而国际化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制约作用将进一步突出。尽管市场价格的走低有其客观必然性,但当前的持续下降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它影响了企业扩张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增长的活力,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王松奇中国社科院

再贴现利率有下降空间

中国经济的外向性越来越高,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宏观政策动向不仅对中国决策层的政策预期有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的种种变量对中国金融体系及政策参数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目前来看,中国事实上也存在着降息空间,最明显的是再贴现利率。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其由2.16%提升到2.97%,而这一举动与松动的货币调节方向相左,调升幅度过大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行为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在美联储降息后,中国人民银行也应不失时机地采取降息行动,先把再贴现利率降回到较低水平,从而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积极性。

谢国忠摩根士丹利香港首席经济分析师

人民币没有必要重新估值

重新估值人民币会使中国的通货紧缩状况更加严重,并削弱国内的需求。而由于中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必须通过降低名义工资水平来维持中国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根本不能缓解东亚其他经济体的通货紧缩压力,相反,中国的货币升值和工资降低只会使东亚的局势不稳定。人民币稳定对东亚和整个世界都具有最佳利益。人民币重新估值对中国肯定是不好的,而且还会使东亚和全球经济变得不稳定。中国通货紧缩加剧会使其对其他东亚经济体商品的需求减少,而劳动力市场环境变坏会危害社会稳定。一个稳定的中国对大家都是有益的,反之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左言富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药必须“突围”

国际市场上每年中药的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中药仅占其中的不足5%。发展壮大中药产业必须借鉴国际天然药物的发展经验,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进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完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逐步制定全国统一的饮片炮制规范;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提高中成药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重点中药企业技术改造,切实提高中药生产和装备水平。

刘福垣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农村社会保障应与城市同一原则

农村居民都应纳入我国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所谓原则同一,是指同一的市场经济原则。只要农村居民作为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工资劳动者,就可以享受城里人同等的失业、退休的社会保障待遇。但是,农村大多数居民不是工资劳动者,是自耕农,是有产者。农村社会保障的文章要做在土地上。应该容许农民把土地资本量化到个人。量化的土地资产以股权形式归个人所有。农民进城定居必须出让土地资产股权,把股权变现的钱存入银行,失业、退休,用以支付生活费,直到这笔钱用尽,政府再给发放社会保障金。在农村原地退休的老人,理论上应把土地股权出让,用变现的钱养老。实际上可以由继承土地股权的子女供养,子女可不交遗产税、转让税。如果进城农民出让土地股权给国家,国家不必给其现金,一旦其失业、退休,政府即给发放社会保障金。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

解开束缚民营经济的绳索

资本为什么会大量外逃,然后又以投资的方式返回国内呢?主要是因为国内还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对私人财富进行有效的保护,这使得民间财富拥有者缺乏安全感。一旦个人的合法财富能够得到保护,那么民众就有积极性去努力工作,在既有的法律制度下去追求个人的财富。整个社会民众积极性真正地调动起来,民营经济一定会迅速成长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十六大后,民营经济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验已经表明,一旦民营经济真正地步上良性发展之轨道,中国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

胡祖六经济学家

亚洲经济不是“零和”竞争

亚洲并不是“零和”竞争,而所谓中国威胁更多的是误解,并非现实。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和贸易关系中的几个方面,包括亚洲市场的相对规模,制造业的出口趋势,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和物价下降。在每个方面,我们都发现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显著和严重。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并没有陷入为争取生存空间而进行惨烈竞争的局面,而亚洲地区的许多经济创伤是自己造成的。实际上,过去十年中这一地区的每一个负面结果,要么反映了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要么反映了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和经济政策的失当。

马晓河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按小康要求推进城市化

目前发展小城镇存在四个问题:首先是小城镇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如果大力发展小城镇与中国国情不符,必将加剧人与土地、水等资源的矛盾,动摇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第二,小城镇规模太小,缺乏明显的集聚效应,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差。第三,由于小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小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小城镇成为“空城”。第四,小城镇因缺乏支撑产业,进城农民易出现城市和农村两边住的“两栖化”倾向,还是没有真正实现离农。今后的城市化应该是大中城市带动小城镇发展的城市网络群道路。

董辅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在矛盾中发展

中国经济充满着一些尖锐的矛盾现象,如经济继续保持7%以上的高速增长,同时又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效益下滑,价格连续下降;经济增长,同时失业率上升,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居民收入和储蓄继续快速增长,同时城乡居民和其他种类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困问题引人关注;银行的风险大,而银行的存款依旧迅速上升,同时不少企业深受资金短缺之苦;财政收入猛增(今年除外),同时财政赤字也猛增,许多地方政府入不敷出,欠账越来越多,连公务员的工资也发不出;在全国经济持续高涨中,一些沿海地区和城市异常繁荣,提出将提前实现现代化,同时内陆许多地方与它们的差距越来越大;许多资源越来越短缺(特别是水和土),同时资源的浪费又极其严重;经济迅速增长,同时环境污染与生态的破坏未能遏止。

肯尼斯・克迪斯高盛亚太区副主席

中国应注意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

中国和日本有类似的问题。日本在二战之后,其钢铁厂管理得非常好,有很好的工人和技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制造钢铁需要很多资金,他们却还要在东京建造非常昂贵的高楼大厦,有很多公司是在亏本,却还在洛杉矶买酒店、高尔夫球场,在夏威夷投资。很快,钢铁公司就出现破产,然后对很多破产公司进行拍卖,让失业工人进行重新调整。中国在解决类似问题时非常具有英雄主义色彩,比如前几年允许广东国投破产,这实际上是拯救了中国企业,尤其在广东省。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中国经济将会面临像阿根廷、泰国等国家出现的危机。

格林斯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全球发展利益分配不均

产生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本国贸易开放的水平及其经济同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融合程度;二是本国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三是能否制定恰当的政策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从全球角度看,过去30年财富增加和生活改善并不意味着全球人口都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随着各国经济的开放和政策环境的改善,世界人均收入不断增长,贫困人口相应减少。但是,国家与地区间的“发展利益分配不均”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十分严重。在非洲,过去30年中人均收入减少了一半,贫困人口增加了一倍。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业需要新概念 下一篇:日本经济走出低迷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