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巨头:看单店销售额,谁数风流?

时间:2022-08-11 04:46:54

连锁巨头:看单店销售额,谁数风流?

那些在销售总额排行榜上风光无限的连锁巨头,有几个经得起单店绩效的拷问?

时近年底,大大小小的连锁企业都准备着作总结。若能结合连锁发展的总体态势,对比分析相关企业的长处,便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大不等于强

近十几年,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连锁业已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2001至2003年是连锁企业的“跑马圈地”年,三年中连锁百强企业店铺数量增幅大大高于销售额增幅。

连锁企业靠规模取胜,但店铺过多、竞争加剧,加之管理基础不牢固,片面追求扩张速度、大规模跨地区开店,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在快速扩张中下降,与发展规模不匹配,对企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004年至今,上述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的增幅与店铺数量增幅基本保持一致,说明连锁百强企业已经从初期重视“量的快速提高”向重视“质的提升”转变。

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表明:连锁与特许行业给后来的新进入者留下很大的空隙。要知道,圈地多的先行者并不可怕,市场日益集中也不可怕(见表1),可怕的是那些有扎实功底、精耕细作市场的先行者。但后一类企业还很少。

单店销售额谁称雄

在快速消费品零售商中,历年数据都显示,按销售总额排序,联华、北京华联、苏果、物美集团、农工商超市都排在连锁百强前列。但换个角度去观察,结果却大不同。

从表2可以看出,按单店销售额排名,来自日本的华堂超市、佳士客超市,来自欧洲的欧尚、麦德龙、家乐福、乐购,以及来自美国的沃尔玛,均名列前茅。上海家乐福古北店的日均销售额据说能达到200万元!

请注意,这些店的日均销售额可以作为同类型连锁企业的参考。

在家电连锁领域,一般按总体销售额的排名如表3。但考察单店绩效,排名也发生显著变化,如表4。请注意顺电和宏图三胞这两家企业,它们的门店数都在100家以下,但其店营业额却高于大中、五星等企业。宏图三胞是以数码类产品为主,而顺电的定位更值得重视:它几习乎是最早定位于做“市民中意的高档电器”,清晰的发展战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药店连锁也是一样。一般按销售总额排名为表5。但从单店业绩来看,除了湖南老百姓大药房和深圳中联大药房,其他企业的位次都有变化。最突出的是山西万民药房,其单店销售额几乎堪与老百姓比肩。原因是,万民也同样定位于折扣到45%的平价药店,因此可以创造销售额的纪录。当然,平价药店的毛利(10%~1 5%左右)也比一般药店低,甚至低一半。

餐饮连锁方面的变化则更为巨大――如果按上述方法去考察,可以发现前10名中的一半企业都换了。坚持高档化路线的全聚德取得了头牌,麦当劳跌出了前10名,而采取多品牌、年轻化定位的肯德基虽然店多,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销售业绩。

我们应该多向它们学习如何去提高客单价的水平。其中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极度重视产品品质和品类创新的企业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例如全聚德、海港和东来顺;二是主打健康或保健饮食的企业获得了店铺增值,例如武汉小蓝鲸和深圳绿茵阁;三是风味、特色餐饮,例如来自内蒙的两只“羊”。

表9列出了各类型餐饮行业的著名品牌单店业绩数据。由于各类型餐饮店的毛利水平范围大致差不多,因此同样可以推导出它们的投资回报能力。

在房产中介领域,按单店业绩排名,定位于中高端客户市场的CB信义房产取得了绝对的“高档”地位,它的一个店相当于五个顺驰店的营业额。顺驰尽管在门店数量拓展和全国区域覆盖上占有绝对优势,但过快的扩张很可能会带来管理上的滞后。2006年顺驰屡次被公开报道有加盟店违规就是明证。

上一篇:心理营销的16大法则 下一篇:选择物流商的五原则与四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