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社区推广失配的处理策略

时间:2022-08-11 01:10:17

职业教育社区推广失配的处理策略

摘 要: 文章围绕高职教育办社区教育的几个失配问题,从社区教育需求分析、社区大学企业分校学员培训组织方法、社区大学企业分校学员培训管理与运行流程、社区大学企业分校师资队伍等资源建设几个方面解决失配问题,实现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共赢。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区推广失配 处理策略

1.引言

目前利用高职教育办面向企业的社区教育存在很多不匹配问题,因此有必要解决其中的失配问题。文献[1]把社区居民的需求来源归结为社区居民的活动诉求、社区现状和社区资源、社区的背景资料及未来发展趋势、社区有关机构单位的各种相关档案文献和有关社区本身的公共政策等。文献[2][3]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等分别对北京市社区居民、常州市社区居民和信息技术条件下市民的社区教育需求进行了分析与统计。这些需求分析与统计是针对居民个人需求意愿进行的,没有从企业内部失配中得出企业需求,并综合企业需求和个人需求意愿。显然,从业人员的个人需求意愿往往和单位需求分不开,因此面向企业的社区教育需求不能仅仅归结为社区居民个人需求意愿。文献[4]就社区教育分别从社区教育的领导运行机制、教育资源应用整合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论述,但是其论述不能跟社区教育需求结合,而且没有考虑社区教育基地缺失、条件简陋、专业师资缺乏、信息渠道不畅和教育内容贫乏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论述没有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太笼统。文献[5]论述了社区教育的种种不利因素,论述了目前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提出社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融合,但是没有具体融合职业技术教育促进社区教育的策略办法。文献[6]提出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互动办法,但是不能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克服社区教育诸多不利因素,也不能解决其中的失配问题,因此其策略办法显得单薄。文献[7]论述了美国社区教育的国家发展战略、产学合作模式、高职教育体系的内在衔接、人性化的教育体系等,给了中国人很多启示。综合上述学者研究,他们都没有从企业内部失配中得出社区教育需求,没有把社区教育与企业需求结合,没有解决高职教育社区化中的失配问题。

2.失配处理策略

2.1面向企业的社区教育需求分析

基于失配思想、根据企业精神和文化、企业内部管理、岗位技能、岗位晋升和换岗要求、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出现及对应的新理论和新知识等,根据员工所具有的技能和素质,得出岗位所要求的与员工所具有的不匹配。所有这些不匹配都会得出新的教育需求。通过岗位需求与员工和教师技能“本体建模”,进行本体匹配,得出教育需求。

2.2社区大学企业分校学员培训组织方法

由于社区教育具有不定时性、短期性、人数和授课内容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普通高职教育在管理与运行流程上存在与上述特点不匹配的情况。管理与运行流程研制应该确定哪些人员和部门参与到流程中。基于故障树的二进制决策图方法解决学员培训组织方法中的失配问题。故障树是一种特殊的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如果学员培训组织方法按需求进行分解,得到原子组织方法,每个原子组织方法都有以前满意统计记录,就可以通过故障树分析法(可以转换成二进制决策图方法)避免学员培训组织方法中的失配问题或者降低其概率。

2.3社区大学企业分校学员培训管理与运行流程

由于社区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基地,同时社区教育具有不定时性,人数具有不确定性,培训的内容也会因人因时而改变。而普通高职教育没有这些特点,与社区教育这些特点不匹配。通过组建企业分校学员培训管理与运行“VO”解决此失配问题。VO就是虚拟组织,本来是人工智能领域概念,是指各个软件体为不定时地完成共同的目标任务组建虚拟组织,实现目标后VO解散。用“VO组建”思想规范企业分校学员培训管理与运行可以敏捷、高效地利用高职教育优势进行社区教育,解决普通高职教育在企业分校学员培训组织方法、企业分校学员培训管理与运行流程等方面的不匹配问题。

2.4社区大学企业分校师资队伍等资源建设

由于社区教育面向的对象是企业职工,授课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普通高职教师存在与上述特征的不匹配性。

2.4.1加强组织与领导建设。建立重点骨干企业的社区大学企业分校,使得企业分校在我市有合理的布局。学校建立专门领导部门加强社区大学管理,政府建立专门协调管理结构。同时加强以上部门之间的动态联系。

2.4.2动态建立一支以高职教师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适应社区需要,富有社区特色的教师队伍。当教师技能知识与学员所需技能知识不匹配时,应提前预知并对教师进行培训,维护教师队伍动态性。

3.结语

通过以上策略能够很好地解决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失配问题,最终为企业培养高技能、高学历、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提供机制支撑,促使企业转型升级,并实现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互赢。

参考文献:

[1]楼一峰.把握好社区教育需求评估.成才与就业,2012-09-01.

[2]麦齐好.北海市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的比较分析.高教论坛,2012-08-20.

[3]武汉美.信息技术条件下市民学习的特征与需求.成人教育,2012-08-10.

[4]罗希良.以社区教育为载体促进全民技能素质提升.职业,2012-09-15.

[5]侯兴霞.服务于社区居民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研究.素质工程,2012-09-20.

[6]周国洪.浅谈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时代教育,2012-09-01.

[7]宇.美国高职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成人教育,2012-10-10.

基金项目: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项目:基于立体感观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和学习期望、落差(满意)和措施的网络互动评价研究。立项号:14-高29。

上一篇: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对策 下一篇:高校设备采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