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8-11 12:16:57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摘 要]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兴农的战略措施,在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农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今天,我国乡镇基层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成为快速转化农业成果的有效“武器”。实践证明,基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使用,而对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服务则决定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基础效能,要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积极建设与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确保科技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基层农业经济发展之中。

[关键词]基层农业 农技推广 服务体系 存在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260-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是保障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我国的农业发展长期以来都存在技术含量低、科技化程度不高的现象,而未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已不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它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生态链,走上市场化道路,农业经济与市场接轨才能真正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推动,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承担着能否将科技快速地推广转化为成果的角色,其推广与服务效率直接决定了农业科技的渗透程度。目前,我国基层农业,尤其是乡镇农业产业在引入农业科技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前沿科技推广力度小、实现规模化产值期限长、科技服务理念不强等都制约着我国乡镇一级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要跟上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并实现优质化、可持续化生产与发展,那么就必须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技服务水平,逐渐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中的不合理之处,使农业科技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因素。

一.当前我国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基本覆盖乡镇一级的农业生产,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不过,由于体制、资源、信息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农业成果转化的需要。

我国农业服务体系长期以来都以政府管理为主导,实行按层级管理,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主要由地方农业管理部门牵头对相关技术和科技成果进行宣传推广。但是,这种管理服务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其突出表现在:(1)体制僵硬,限制了农业科技与农业市场的灵活衔接。许多地方农业部门经常跟风搞“退耕还林”,对所有的辖区土地不假思索“一刀切”,没有认真调研就盲目推广相关农业科技产业,与市场所需相差甚远;(2)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对农技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有限,认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3)相关技术推广服务人员编制缺乏,远不能有效满足广大农业地区的需求。我国农业面积广大,尤其是山区及西部地区,专业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十分缺乏,难以覆盖辖区所有范围,也不能搞好科技服务工作;(4)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独立运行、缺乏有效沟通。我国基层农业推广服务受上级农业部门管理,但各管理单元却都独立运行,如农技部门、水利部门、农产品市场部门等,各管理服务端各自独立运行,缺乏有效沟通,大大降低了农技推广服务的效率。

2.农技推广服务经费欠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县级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已较为完善,但是乡镇一级的农技体系建设情况却不容客观,尤其是基层部门的基本设备以及业务经费还较为欠缺,制约了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服务常态化。西部地区或者偏远山区的农业科技经费总量远远低于发达省份,部分地区虽然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但是能够开展基本测试、分析、实验等技术类工作的却少之又少。经费的欠缺不仅限制了农业科技的研发力度,还降低了推广服务人员工作的深入、广泛开展,相关业务难以正常开展。

3.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各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流畅。

据了解,当前我国乡镇级农业推广服务人员有近半数以上是非专业出身,其中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知识培训,其对最新农业科技的了解与掌握略显不足,并且,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不够流畅,信息传递滞后,致使最新科技难以及时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之中。

4.农业推广服务主体薄弱,推广方式不适合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对象为基层农民,而基层农民主体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农业科技的运用、说明、机械操作等都较为陌生,虽然基层农业部门时常进行知识下乡宣讲,但农民对农技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仍然较低。同时,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业推广工作中都采取“技术+行政”的模式,农业科技推广具有一定的指标性、强制性,这就容易引发农民的抵触与不配合的情绪,影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改善管理结构,提高协作效率。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的大扶持,管理结构的混乱势必会造成基层农业相关工作的迷茫。对此,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必须从管理结构上优化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改善管理结构,从而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各管理人员及相关基层推广服务必须从思想上加深认识,重视农技的转化,在新科技成果研发出来以后,积极协作配合进行试验,并做好科技推广宣传以及后续服务工作。

2.因地制宜,设置专项资金,完善地区农技推广服务基础设施及激励机制。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并且受制约地形,致使农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也并不一致。部分发达省市专项资金拨付充足,农技推广服务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不过,欠发达地区的相关设施与研发水平都较不完善,远远满足不了地区农技推广的需要。对此,各地区农业主管部门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申请专项资金,购置相关宣传设备,如流动宣讲车、幻灯片放映机、机械设备等。同时,设立基层员工激励奖项,以农民群众的意见作为评价标准,促使相关人员以服务的心态对待宣传工作。

3.提高农技推广服务人员个人素质,做好示范带头工作。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需要直接面对广大农民,他们的态度代表了政府的形象,其个人素质必须能够胜任与满足推广服务工作的需要。对此,农业主管部门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考察,除了专业技能以外,还包括礼仪知识、政策理论知识、政治思想觉悟等,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培养和提高其服务观念。

4.完善农业配套服务机制,实现农业产业集成化、规模化、产业化

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站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优势,将相关技术指导与售后服务纳入全套服务流程之中,在进行推广前要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农产品的市场前景。除了单纯地进行农产生产指导服务以外,还可以开展农副产品加工储销,切实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并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集成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动周边产业发展,逐渐打造成完整的农业产业生态链,实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树进,李彩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5,18(5).

作者简介

贾丽君,女,(1986――)辽宁朝阳人,学历:大学本科,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

上一篇: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职业生涯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论提高电力企业市场营销优质服务水平的管理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