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探究

时间:2022-08-11 11:01:50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探究

新课标提出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有效性,而课堂提问又是教师频繁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所以近些年来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提问质量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课堂提问作为教学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更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此,笔者将从作用、技巧和需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来进行简略探究。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1.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我们都知道,一堂课总共有45分钟,但实际上学生的注意力只能维持十几分钟。因此,教师适时地在学生将要走神时抛出问题,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课堂上来,

2.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收获知识,而课堂提问是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程度最好的手段之一,教师在每节课堂的常规教学中利用一些问题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否。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素养。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而数学题的训练也是最能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数学教师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深层次挖掘学生的潜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课堂提问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有层次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扩大这个学生主体群,让课堂成为大家的课堂,而不仅仅是某些“尖子生”的课堂。这样做不仅能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也使他们有适当的压力感,并且在这种适度的压力推动下,把整体课堂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个层次。由于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周全,让每位学生在回答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借此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巧妙地将问题层次化,便能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2.让学生积极思考,循序渐进。进行启发式提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曾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学生想要求知而又尚未搞懂的急切心理,“启”是指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地点拨和指导,“悱”就是学生在经历了一定思考想说却又因未考虑周全而无法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发”和“启”同样是指教师的引导,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经历一定的思考过程,然后再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

3.严格控制问题的难易度,避免产生过度焦虑而导致适得其反。课堂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否则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但同时又不能太难,否则很容易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和控制问题的难易度,这样既不会太为难学生,又能加强课堂互动,拓展发散思维。

4.提问要少而精,从而延长思考时间,确保学生将问题吃透。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最好挑选那些灵活性强、具有探索性的思考题。选题时要下足功夫,最好能在课前做适当准备,精心选题。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切忌浮光掠影、对什么问题都是一知半解的。

三、课堂提问需注意的问题

1.急于给出答案和惩罚式提问,许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都会犯一个常规性的错误,在抛出一个问题后,总是等不及学生仔细思考后就迫不及待地给出答案,这样就偏离了课堂提问的实质意义。不仅如此,许多教师还将课堂提问作为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讲的措施,而不是教学的鼓励性措施,这样只会让学生更加厌烦课堂。

2.提前准备好题目,而不是根据具体的课堂实际和教学情境而设定题目。这样做将会极大地限制学生拓展思维的发挥,显得过于刻意、呆板。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要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要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遨游的乐园,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3.提问类型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根据分类法提出了六种提问类型,分别是识记性提问、理解性提问、运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教师可以参考这六种提问类型来丰富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抢答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让课堂变得生动而又具有挑战性。

4.提问过于频繁,增加学生的负担,易产生厌恶排斥心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实课堂内容,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不停地向学生进行提问,这样不仅偏离了教学重心,而且还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负担,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的有效传授。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韶口中学)

上一篇: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下一篇:“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