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8-11 09:19:52

挖掘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在语文课堂这块希望的田野上,播撒下充足的肥料,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的栋梁之材,可说是八仙过海,教师们都有自己的好办法。那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如何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呢?

一、诗画合一,深入文本

中学课本上的文章,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读起语言文字,眼前就流动着一副副画,像优美的散文和诗歌等,尤其具有这一特点。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名篇《春》时,因为我们农村学生本身对春天就熟悉,所以在熟悉本文内容时,我就可以要求学生尝试作一幅幅美妙的画,在自己的笔下勾勒出春的活力、春的美丽。春色形诸于笔端,必然有感于心,读起来自然充满赞美的感情了。又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作画附诗,这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又让学生领会到“诗画合一”的道理,加深了对诗歌的认识。学生的思悟角度不同,创作的作品也有所差异,这就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悟。再如在教学《青年人》这首诗时,诗中说道:“青年人,郑重的书写吧!”我就让学生用笔描绘一下各自的人生。

二、感悟课文,体验生活

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学生和语文拉近距离,做好伙伴,使学生爱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走进生活。例如,在教学《繁星》一文时,我提前一天布置作业,让他们观察星空,把自己观察的缩减和当时的感想做到札记本上。在教学《繁星》一文时,同学们的心就与作者贴的很近,读起课文来还为自己写不出这样精彩句子而扼腕叹息,从而产生了研读本文的内驱力。教师对学生札记的肯定更能使学生的观察写作的热情高涨。又如在教学《社戏》一文时,我提前要同学回去欣赏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听戏、评戏,并观察江南水乡的美景,然后让学生走进鲁迅笔下的平桥村,和小伙伴一起划船,去找赵庄看戏,比一比,论一论,谁唱的好;并感受欣赏沿途的风景之美。

三、引导探究,拓宽视野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事实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远比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让他们兴奋得多。例如,在学习“民族风情”单元时,我预先布置了这样几个题目:

1.我们古老的中国有许多民风民俗,你能探究其中一两个的来历吗?

2.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风俗?采访村上年纪大的老人,探究罗墅湾的民风民俗,写一篇采访稿。

3.走进罗墅湾古老的小巷,寻找历史留下来的足迹,触摸那古老的小门和斑斑驳驳的老墙,聆听历史的回音,写一篇报告《小巷情深》或《依依小巷》。

我给学生一星期的时间来查找、采访、收集资料、来成文。一星期后,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报分析,然后本小组推选代表交流。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祖国的民风民俗,而且进一步读懂了家乡,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爱国的感情,并对中国的古老文化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四、走进自然,陶冶情操

说起朱自清的《春》可说是只要念过中学的人,无人不知晓的。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形象传神。为此,在学习《春》前,我先让学生收集描写景物的片段,除了在课上品读、学习先写景的传神的技巧外,我还要求小组内读别人摘录的优美片段,教师补充写景的方法。然后,我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的花园一角,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观察、去描绘,学生身临其境,志趣高昂,情绪高涨,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立足点,投入作文。由于是实地观察,学生文思泉涌,下笔很是流畅,连平时最不会写作的学生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写得是那么专注。这时我往来于各个学生中间,适时点拨,直到语文课下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还是久久陶醉其中,沉浸在遐想中,不愿离开。

五、开展活动,激发热情

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田野上绽放的一朵朵鲜花,它把语文教学点缀得美丽多姿,充满吸引力。

在学习了《冰心诗三首》和“诵读欣赏“的诗歌后,我要求学生课外选取自己喜爱的诗歌,也可自己创作诗歌,开展了一次“诗歌朗诵”比赛。学生们入情入理的朗诵和那适时自配的手势勾起了每一位听众对诗歌的眷恋之情。“诗歌朗诵”结束后,学生们还在日记本中热情地创作出一篇篇诗歌。

为让学生亲近文学,在开学之初,我就让学生订了读名著的计划,半个月交流一次。在开展名著交流课上,学生们不仅在小组内(六人一组)阅读了其他同学们的作品和读书笔记,还有小组代表推荐了名著,让全班同学都了解到其他的名著。名著交流会极大地鼓舞了学生读书的热情,当我宣布这一活动将继续开展时,学生们忍不住拍起手来。

在学习新课程的同时,我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收集了相关的资料:例如星、春、多彩四季等,我让学生出了相关的手抄报。版面的设计、图画的点缀、文字的配置,无不显示了学生们独到的构思,让我又一次次目睹了学生的真我风采。

语文课程资源就像是一座埋藏在地底下的宝藏,永远也用不完,要我们教师努力挖掘。

上一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三部曲”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