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船闸廊道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

时间:2022-08-11 09:10:26

浅谈船闸廊道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

摘要:船闸的上、下闸首输水廊道是典型的异型结构,受力情况复杂,特别是在弯道截面变化段,施工时极易产生裂缝,为减少或避免裂缝的产生,从设计、施工及材料的选用等方面实行了多项控制措施,裂缝问题等到了很好的改观,但仍没有能完全消除。本文以某船闸工程廊道施工为例,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船闸廊道裂缝施工控制措施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南通市如皋境内,船闸为Ⅲ级通航建筑物,闸首为二级水工建筑物,输水系统采用环形短廊道系统结合三角门门槽输水的型式。闸首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结构,根据闸门型式采用大门库的空箱边墩型式。

输水廊道进口段断面尺寸为3.5m×3.0m(宽×高),出口段2.5m×3.0m(宽×高)。廊道的进口段和出口段均延伸至门库,阀门设置在廊道的进口段。三角门中心角为70°,门库面呈曲面,起导流作用。

3、廊道混凝土施工措施

(1)原材料选择

①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②细骨料:选用优质中粗砂,砂的细度模量为2.7~3.1之间。

③粗骨料:采用三种规格单级配石子计量形成连续级配碎石,分别为5~16、5~25、20~40,以提高混凝土性能。

④含泥量:骨料中的含泥量偏高,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且严重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本工程砂的含泥量<3.0%,碎石的含泥量<1.0%。

⑤外加剂:选用高效减水剂。

(2)混凝土配比设计

根据廊道的特点,为保证廊道混凝土的抗冲耐磨特性,廊道混凝土中不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掺加聚丙烯纤维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具体配比为水: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纤维=166:330:747:1168:4.95:0.6。

(3)混凝土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采用拌合楼生产,拖泵泵送入仓,分层入模浇筑,分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为降低水化热,每层厚度按30cm左右分层。在混凝土浇筑时应从浇筑仓面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当仓面不是平面时,应从低处开始,浇筑面要保持水平。布料时对称布料,布料点间距不大于5m,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则挂串筒引至浇筑面,采用人工平仓。

(4)混凝土养护

本工程廊道施工时恰逢冬季,采取的养护措施为:推迟拆模(7天以上),拆模前侧模挂草袋覆盖,面层覆盖土工布保温,拆模后立即采用覆盖塑料膜+多层土工布蓄热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4、施工中采取的各项措施

廊道裂缝是水运工程中的一项质量通病,为了减少可能产生的裂缝,在施工中采取了多项针对措施: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选混凝土原材料,砂、碎石均从规范规定的Ⅲ级材料提高至Ⅱ级材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选用大粒径粗骨料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腈防裂纤维;掺加高效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2)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加大泵管管径由125毫米加大为150毫米,以满足大粒径粗骨料混凝土的泵送要求;合理布置泵管,减小泵送距离,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入仓坍落度控制在120mm~140mm。

(3)采用薄层浇筑,增加散热面积,层厚控制在30cm左右。

(4)本工程廊道施工时候处在冬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在模板外侧覆盖土工布并延迟拆模时间等措施,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

5、拆模后观测到的裂缝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本工程首先进行的是下闸首廊道施工,拆模后,观测发现5道裂缝,裂缝起点多是从距离底板50cm左右开始,长度占整个廊道高度的30%左右,宽度在0.1mm~0.4mm之间。

根据出现的裂缝情况,在上闸首廊道施工时,在截面变化段及相应裂缝位置增加防裂钢筋网片,上闸首廊道施工完成后,也有裂缝产生,但裂缝情况较下闸首有明显改善。

经过长期观测,上、下闸首廊道裂缝的长度、宽度均未出现扩展现象,根据观测资料显示,本工程闸首廊道产生的裂缝属于静止裂缝、未贯穿裂缝,多数裂缝宽度小于0.2mm,且无漏水现象发生,可以认定其为表层裂缝,危害程度低。

6、结束语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本工程闸首廊道裂缝这一水运工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裂缝情况较以往类似工程明显减少,且未出现一条有害裂缝。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下一篇:变电运行事故处理方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