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学生思维,寻求多种方法解题

时间:2022-08-11 08:52:56

拓宽学生思维,寻求多种方法解题

在任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能清楚地感受到思维定势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思维定势对于解决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认真审题,将新的问题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或把新的问题转化成一个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不断去摸索,试探步骤,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在一次小学毕业会考试卷中有一道应用题:某甲从住地到城中要经过一个山岭,某日到城中计算走过山岭的时间是6.5小时,次日回家走过山岭的时间是7.5小时。甲无论往返上岭每小时行3000米,下岭每小时行4000米。求山岭有多少千米?在五、六百个学生考试中,此题解答正解的为数不多,解答正确的同学都是用解方程方式计算出来的,用算术方法解答正确的几乎找不到。这就说明学生解题思维不扩散,思路窄、方法少。不利于创新,更不利于创新思考。针对上述情况,在讲解此题时,我提醒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往返”,从关键词中寻求解题的突破口,仔细审题,更要注意变通思路,解题自然快而顺手。

解一:运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求解,此种万法难度较大。开始我给学生进行诱导:“上岭1千米所需时间是多少”,学生很顺利地答了出来:“1÷3= 小时”。同理下岭行1千米所需时间是:1÷4= 小时。我再问:“往返1千米所需时间是多少呢?”学生不假思索地答出 + = 小时。“接下来该怎么解答呢?”学生们拿起纸笔开始演算,只见一个个都紧锁着眉头,有点茫然了,迷失了方向。这时我再次启发:一要抓住“往返”这个关键词,二要用包含除法求解。这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引导,仅过了四分钟左右就有几个同学解答出来了,这时有个同学急于说出答案:“老师,是不是这样解答的,往返共用6.5+7.5 = 14 (小时),往返1千米就要 小时,14小时里面有多少个 小时,就包含有多少千米? 14÷ =24 (千米),24千米就是山岭的路程”。我肯定了他的回答,这个同学高兴地跳起来说: “想不到这道题在老师的启发下轻松地解答出来了。当时考试时冥思苦想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就是思维方式不对路,视野不开阔,解题方法少。通过这次学习,我今后解题一定拓宽思路”,此时许多同学把正确的结果都计算出来了,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解二:运用六年级所学的比例知识来解答。首先,我给学生进行分析:往返的上岭路等于山岭的全程,同理往返的下坡路程也等于山岭的全程。我说:“往返共用多少小时?”学生答:“6.5+7.5 =14小时”。我再问:“上岭速度:下岭速度是几比几?”学生很顺利地回答:“3000 : 4000=3: 4”。上述学生都能轻松的回答,接下来的作答却陷入了困境。但求知的欲望却非常强烈,迫不及待地问“下面怎么解?”我说:“你们要勤动脑,思维要开阔。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顿时,有个学生豁然开朗,思维敏捷,滔滔不绝地说:“上岭速度:下岭速度=3:4”,那么往返上岭用的时间:往返下岭用的时间= 4 : 3。往返上岭用的时间是:14× =8小时,山岭全长是:3000×8二24000米"。我当场表扬他说:“你真聪明”。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他。此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高涨,我说:“此题还可以用方程来解”。同学们说:“还是留给我们自己去想吧”。

叶澜教授曾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拓宽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

【作者单位:樟树市实验小学 江西】

上一篇: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自主评价 下一篇:营造氛围 殊途同归 展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