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0 11:18:56

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后劲乏力,特别是库区产业缺乏支撑。文章通过对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深入探讨了进一步加快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关键词: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点,产业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合适的产业结构才会推动这一区域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严重倒退。10年来,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特别是移民迁建投资等国家投入的支撑。但是,随着库区投资高峰期结束,库区经济发展后劲乏力,特别是库区产业缺乏支撑,其结构性问题表现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能力弱;工业经济脆弱,工业化程度较低;三产整体实力较弱,空间有限;区域间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特色不明显。因此,产业结构则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状况适时调整,并籍此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一、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发展环境相对落后。三峡库区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特别是受自然条件制约和三峡工程久论不决的历史影响,库区历史欠帐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及城镇功能设施落后,极大制约了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山高坡陡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严格的生态环保要求,大大增加了库区产业发展成本,加之本身区位优势并不突出,更影响了库区产业发展环境,减弱了库区投资吸引力。

2.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发展后劲。库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区,工业经济原本十分脆弱。十年移民迁建中,关破重组减少了72%的库区企业,库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力大部分被消解,而新的生产力和产业因长期投入不足和补偿资金有限,很大部分无法恢复或重建,加之现有企业由于实力弱小,融资能力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自身生存发展已十分艰难,这致使原本脆弱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进一步弱化,也极大制约了库区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

3.融资环境差,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由于库区产业空虚,项目业主实力有限,加之受库区移民迁建企业呆、坏账影响,金融机构对库区企业和项目的惜贷现象十分突出。目前国有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考虑,已经大规模撤离库区,贷款权纷纷上收,对库区发放贷款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部分项目业主不容易获得银行贷款,部分企业甚至采用高利息民间贷款,增大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企业发展面临困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库区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4.资源开发程度低,产业联动性差。受资金和技术水平限制,对库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现有产品多是初加工,且转化加工规模小、品种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难以形成优势和特色品牌,形成关联产业或产业链难度大。同时,因资金缺乏,相当部分矿产资源勘探滞后,资源状况不清,影响了资源加工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5.土地资源紧张,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库区属山地丘陵地区,用地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耕地资源有限且土地质量较差,限制了农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库区地质环境恶劣,用地条件差,建设用地供应十分紧张,在国家土地调控日趋紧缩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库区产业发展用地需要。

6.劳动力素质偏低,难以满足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库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缺乏专业技能培训,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发展环境相对落后,致使库区人才大量外流,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产业发展缺乏应有的人才支撑。

7.国家有关政策的局限。一是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推进比较困难,相对落后的产业发展环境,致使库区产业发展面临业主难寻、项目难做、资金难筹;国家有关部委关于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的个别规定与库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不相适应,使库区产业发展工作面临一些政策障碍和困难。二是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未明确纳入产业基金支持范畴,不利于库区旅游业发展,大大削弱了国家库区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和效果。三是产业基金支持范围限制于中、小型项目上,不利于支持库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发展和优势产业相对集中的合理布局,影响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效果。四是基金支持形式上以贴息为主,不符合库区产业发展实际,库区一些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将很难获得基金支持。

二、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构建产业调整与发展的支撑条件。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支撑条件,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首先需要构建坚实的支撑条件。第一,构建能够支撑库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重点加强以高速公路、铁路、水运和机场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水资源供给与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和水资源安全管理体系为核心的水利设施建设,以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为重点的电力设施及邮电通信设施建设。第二,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统筹库区教育,抓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培训和农村移民的劳务输出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库区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推进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成分之一,也是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三峡库区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同时,要努力推进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整体发展和二次创业,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3.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投融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三峡库区首先要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制和业主招标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营运、鼓励设立创业投资主体支持库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其次,要稳妥发展融资担保主体,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担保,支持发展各类民间信用担保机构。再次,各商业银行要继续利用中小企业再贷款、再贴现、出口退税政策、鉴证贷款、扶贫贷款和担保机构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对库区重点发展产业项目(企业)给予贷款支持。最后要加快库区上市企业的储备,对库区优势企业给予个案研究和辅导,积极培育和指导库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创业板筹集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经过国家批准,到境外上市融资。筛选经济效益好和还款有保证的企业(项目)申请发行企业债券。推行成长型有上市潜力的公司发行可转股债券。

4.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三峡库区产业调整的方向之一,鉴于历史的原因,三峡库区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有关部门和区域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三峡库区需要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鼓励有条件的库区企业“走出

去”,在国际市场和区域合作中延伸其发展空间;构筑多元化的开放引资新格局,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及投资机构的联系与协作,全面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以优势资源推进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项目合作,吸引东部资金在三峡库区再投资;全方位开放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外,向外来投资者开放;努力拓展吸收外商投资的方式,采取积极灵活的融资渠道,生产性行业项目,可采取参股、兼并、租赁、购买等方式进行引资,并争取有条件的大型工业企业发行H股、B股融资,基础设施项目则做好融资方案,采用BOT、TOT、证券融资等多种方式引资;加快服务业开放,积极吸收一批国外银行、保险公司、电信公司、网络公司等来三峡库区办分支机构或合资合作,吸收国外著名商业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到库区设立零售、批发、分销中心和大型连锁商场,吸收国外大旅行社参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服务;创新对口支援方式,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以调整库区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为重点,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开展对口支援,促进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加大财政、税收、用地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支持是落后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加快三峡库区的产业结构,我们必须一要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库区贫困区县的财政专项补助,每年保持一定比例的增幅,参与库区国有企业改革,按国家现行的税费优惠政策执行。二要加大库区产业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深加工项目、主城区“退二进三”项目、优势企业扩张项目等向库区转移、通过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的贷款贴息和资本金补助鼓励库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展库区特色工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物流业等库区经济和财税增长点项目给予贴息及其它资金政策倾斜;鼓励库区结构调整企业及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库区,按吸纳移民数给予财政、税收等优惠。三要符合条件的项目用地可采取土地出让、租赁、划拨、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对库区重点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实行建设用地指标周转、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农用地整理指标折抵、小块整理地块新增耕地指标有偿流转、农用地转用指标调剂以及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等土地政策。

6.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库区产业结构调整,既要自力更生,也需要国家在产业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首先,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一系列问题和特殊困难,需要中央采取特殊措施予扶持,建议国务院将三峡库区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扶持地区,在产业布局、资金、财税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其次,解决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政策障碍,支持库区特色资源开发,建议国家对三峡库区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发展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支持库区对相对优势的铝土矿、锰矿、水泥用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再次,建立产业扶持资金,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给予资本金补助,并在建设期内予以贷款贴息,引导国内外社会资本进入三峡库区发展产业;中央在基地建设方面给予专项投入支持柑橘、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现代中药等优势农业产业项目。第四,在坚持环保要求的前提下,优先予以布局和审批库区天然气化工、铝土矿、锰矿开发、林浆纸、水能发电、煤电等产业项目及技改项目,并予特殊扶持。第五,继续实施移民迁建企业和结构调整优惠政策,对三峡库区淹没企业和影响区的工业企业,属于国家政策性破产的,纳入全国兼并破产关闭计划。最后,三峡库区的社保资金进行专项补助,对二线破产关闭企业和135米线上规划破产关闭企业欠交养老保险金,建议中央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每年新增的社会保险金收支缺口,建议中央财政给予连续五年转移支付;同时,建议中央预备金中安排解决移民低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困难补助资金,切实解决移民弱势群体生活水平下降问题。

上一篇: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下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提高组织协调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