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时间:2022-09-20 02:45:29

【前言】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目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 w...

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摘要:近年来,语言教学重点从侧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和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已成为当今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讨论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提出高效自主学习的原则和运用策略,以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一、建构主义及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lager,1966)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也为其具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目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 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邻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邻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2.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所以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3.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sss Instruction)

在教学中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学习的过程是意义建构的过程,要实现高效率的自主,帮助学生实现意义的建构,主要有三大策略――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选用策略的能力,检测监控自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1.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意识应该放在首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主动地削弱自身的权威作用,改变自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研究学生的心理、原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内因,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要为学习者创造和谐并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语言学习充满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动机,让他们树立并明确语言学习目标和学习信心。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最直接来源就是外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因此,教师首先要充满感情,善于搭建师生感情的桥梁,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对他们充满信任和希望。同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甚至辩论,从而形成正确的观点。

2.提高学生选用自主学习策略的能力

学习策略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培养的。策略培训由认知策略培训和元认知策略培训两部分组成。通过认知策略的培训,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技巧,如听的技巧、交际策略、阅读策略、写作技巧、翻译技巧和解题技巧;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使学生养成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估任务完成情况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在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学会逐步走向自主。大量实践证明,策略培训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水平,优化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各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检验监控自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自我监控与评估是外语习得者必须获得的学习策略,也是外语习得者自主式学习意识的高度体现。进行自我监控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灵活而有效地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分标准,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行自我调节的活动。学习者对照标准对自我观察到的重要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依据诊断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不断促使自己校正目标;通过及时的自我反馈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原因进行反思,为后续学习提供动力,从而确立阶段性学习目标,使英语自主学习更具目的性。

上一篇:翻译等值理论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对 下一篇: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