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定位与影响

时间:2022-09-25 08:37:38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定位与影响

摘要: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教学、校园体育文化等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以及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调整和改善了学生的社会关系,体现了大学体育教育的同一性与独特性的结合,促进了大学生个体和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也是大学体育科学教育观的核心。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化;社会关系;定位;影响

学校体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和社会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学校体育逐步步入科学化发展的新阶段,生物、心理和社会是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学校体育要引导学生懂得健康快乐的人生需要终身体育的陪伴,参与体育不但是身体的也是社会的体验,在促进身心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关系。加拿大体育社会学家南希・希伯奇提出,“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关系发生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校体育在这一过程中的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

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定位

学校体育是通过教育和文化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影响,教育的功能在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达到协调一致和良性互动。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不但要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把人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化结合统一起来。以体育文化素养的整体有机提高去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和社会关系发展。

二、对学生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理解

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使学生原有社会关系产生了许多新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学生的社会关系应该包括他们的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角色和对外部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三、学生社会化的目标与对学校体育的认知和参与模式相联系

学校体育包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群众体育活动和深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大学生对学校体育的了解和认知也是从这些方面开始的。学生是参与体育的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需要认知,包括体育心理学中研究的内容,即感知、思维、记忆等方面,通过参与体育而获得的对体育本身或运动项目的体验。

社会化目标定位也需要相应的参与模式。体育教学是最主要途径,通过体育教学,学生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得到适当发展和提高。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也为他们进一步参与体育提供了宽阔的舞台,校园内外体育活动的参与行为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补充。学生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多重因素的介入,学校体育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最鲜活的社会化场景。

四、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途径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接触界面日益深广,对学生个体的社会化的影响日趋增强。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学生以某种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与同学、教师之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外部社会是大学生要真正面对的,通过体育认识社会成为完全社会化的个体。参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次人生的选择机会,从中品味成功与失败,自信和成就感,失落和沮丧。社会化还包括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他们可以比较自如的应对社会问题和面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性格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这种社会化过程中的现代意识和心理行为体现了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以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全面影响为目标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校体育是学生的自然属性的体验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潜力的,值得记忆的和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同时,体育还派生出许多其它的附属功能,对学生心理、智能等产生影响。

学校体育通过对学生的社会属性的影响为目标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现代体育理念、终身体育观以及对体育的认识和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的认同、参与和关注构成了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潮流。体育是沟通情感、加强交流的纽带,在体育人生中品味社会角色的互通和转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外部社会的纷繁复杂。

五、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就是社会化的主体,对大学生而言,这些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学校体育作为教育过程,其中许多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这种人际关系成为体育对社会对人类施加影响、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的教学、群体和竞赛活动大都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而这个集体是有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体育活动本身有许多规范要求,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人们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发展人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学校体育的定位有助于调整、改善和影响学生的社会关系。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是相互联系的过程,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社会化的进程。学校体育以其日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对促进人的社会化具有载体的作用,它使人在体育活动的情境中,而不是在教室里讨论培养心理品质和学习遵守伦理道德原则。教会人们去理解和建立权利和义务、成功和失败、机会和风险等公平竞争的观念。人际交流的媒介不仅是同学和队友、教师和教练员,还有众多的参与者,包括组织者、领导、观众等等。

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关系的影响可以被广泛地延伸,学校体育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对促进家庭体育的发展充满信心,使家庭的生活和感情交流更加丰富多彩。在同龄群体中体育活动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其次,同龄群体中的相互影响不容忽视,学校体育成为他们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语言重要方式,他们可以暂时摆脱家庭或学校环境中社会权威的约束。体育作为共同的爱好,使学生某些朦胧的感受在同龄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中发生共鸣,而形成较为明晰的群体亚文化意识,这些源于学校体育的体育文化意识成为影响学生社会关系的又一外部环境因素。

在现代社会,学生的社会关系还可以通过电视、通讯和报刊书籍的交流得到无限延伸。学校体育使学生原有的体育基础进一步深化并根深蒂固于他们的身心之中。体育为学生社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形式和场所,学校体育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如何利用体育与社会的全方位联系来实现自身社会化的蜕变和升华。

上一篇: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的思考 下一篇:翻译等值理论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