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行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时间:2022-08-10 10:07:59

高职行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摘要:高职行业英语的课程特点是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要求, 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但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因缺乏行业外语知识,难觅满意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缺少行业特色是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为此提出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大量融入高职行业英语知识,把行业英语教学作为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 行业英语 就业导向 技能训练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承担着生产一线的管理与技术指导工作,其素质高低与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对这些技术人员在语言领域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水平不仅被作为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更起到提升职业技术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英语教学的成败与高职的声誉紧密联系在一起。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在高职形成自己特色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高职行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就是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要求, 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 “ 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 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 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教育部高教司, 这种行业英语完全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就是高职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

但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单一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通常把教育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知识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三类,其主要特点之一是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偏重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忽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高职英语教学遵循的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成绩斐然,但高职英语教学似与高职教育产生游离,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更谈不上质量优势。主要原因在于高职英语教学没有建立起适合于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至影响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适用教材的短缺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外语教材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教材内容偏深偏难,或针对性不强,不适合高职学生使用。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学起来既无兴趣又不实用;有的选用的是大学本科教材,导致投入大、收效差。我国有些高职教材内容虽然好,但由于学生没有生活经历,不容易产生共鸣,激起兴趣。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外语语法学家、语言学家,而是具有一定的与外方人员沟通交流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应突出这一特色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与本科教育有着不同的培养规格。它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故不能走本科压缩型的道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必须服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学中必须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思想,《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提出了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底子差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课堂麻木”现象(所谓“课堂麻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课堂信息接收不良、反馈不畅、麻木不仁。该思的不思或少思,“该说的不说或少说”,该做的不做或少做,最后导致学习记忆不清,“理解不透”,不会灵活运用,“更缺少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听和说的能力非常有限,这使得很多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足。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不能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高职外语教学特色这一宗旨

毕竟, “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 而不是拔尖的高科技人才。高职生在学习、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外语需求就是看得懂、说得出、写得了有关涉外的业务资料, 特别是能结合专业和岗位得体地进行日常会话和专业交流。

行业英语课程教学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它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相一致, 秉承了“ 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 的教学目标, 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岗位群, 根据行业发展,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大学英语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 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提高文化素养,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比于高职英语, 大学英语教育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提高他们的“ 学术” 能力, 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学以致用, 即学的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具有实用性。

基于“实用”这个最终目标,并结合高职高专生的生源状况,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措施来进行改善:

(一)建设精品教材。精品教材是构建新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近几年出版的高职英语教材,课文变成了岗位情景对话。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由单一的讲解变成了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

(二)改革教学内容,建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三)创建以学习者英语职业技能发展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课堂

(四)改革考试评价手段,全面多样考核学生。考试方式与考试内容改革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和发展,根据不同时期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全面多样考核学生。 全面多样考核学生,并以奖励为主,有效地促进学生内在潜力的发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五、总结: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的课程特点,并通过对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措施来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侯宁海.英语课堂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浅探[J].安徽焦距学院学报,1998,(1):93-96.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3]唐祥金.现代外语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74.

[4] 刘燕,安晓灿.理解“基本要求”实质,在高等专科英语教学中把握好方向[J].外语界,1997,(1).

作者简介:

赵丽娜,女(1981-), 河北省廊坊市,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本科,中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上一篇:浅谈《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