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型教学模式在足球训练 “鱼跃头球冲顶” 中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27 07:20:00

结合型教学模式在足球训练 “鱼跃头球冲顶” 中应用研究

摘要: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模式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在足球训练中个别科目存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的问题,为提高训练质量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自身水平;本文将对“鱼跃头球冲顶”这一教学内容,通过 “问、练、答、讲、练”的教学模式运用于足球教学中并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合型教学模式 足球训练 、鱼跃头球冲顶应用

1.前言

随着足球技、战术的推陈出新,个人与团队配合的提高和完善;足球场上的竞争已经是寸土必争。所有的技、战术几乎都是在高速度、高强度和激烈的身体对抗下完成的;鱼跃头球冲顶的出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催生”出来的。现将 “问、练、答、讲、练”教学模式与练习内容相结合并针对性地运用于教学和训练当中。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重师涉外商贸学院男子足球代表队20人

2.2 研究方法

实验实作

场地器材

足球场跳高缓冲垫

3.问 (诱导)

3.1 鱼跃头球冲顶的特点是什么?它的体态特征表现的那些方面?

3.2鱼跃头球冲顶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因数?

3.3鱼跃头球冲顶动作完成后应该体现哪些必要的缓冲保护措施?

3.4提问诱导

提问即语言的引导、劝诱、教导,是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激发其练习的欲望,使技术动作在学生大脑中初步建立一个形象概念的过程。

4、练 (尝试、体会、表象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做适当点拨

5、答 (分析、思考)

学生通过对鱼跃头球冲顶技术动作的初步尝试和体会,应该会对该技术动作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学生自我练习实际上是一种表象的反映,表象训练教学就是一种心理训练教学还不够深入,但学生通过自己思维的作用,形成表象引导,进而尽可能做出准确的动作。通过设置问题以及简单练习后学生对“鱼跃头球冲顶”技术动作开始进行思考、分解、分析、理解、体验从中会不断地进行情景再现;就会对自己所完成的技术动作进行“慢放”整理,再通过同伴“效应”的形式大家相互协调、补充;“鱼跃头球冲顶”正确的技术动作雏形就基本建立起来了。“问、练、答”三个训练步骤衔接使学生展现出其独特的认识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练习中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相互指导,提高了彼此间的心理默契,实现共同进步。

6、讲 (细讲、精讲)

作为结合型教学模式“问、练、答、讲、练”的重难点,就要求教师的讲解示范中必须具备层次感;突出技术动作的特点。

6.1 判断与选位

判断与选位是正确完成头顶球动作的前提。它直接影响到顶球时间、方向、力量和准确性。 判断是选位行动的依据。二者息息相关,因此选位前必须对球的性质。运动路线、弧度进行敏锐的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选位时两眼一定注视来球,要判断的过程中考虑位置的选择。选位既要考虑动作完整,又要重视完成的效果。否则将失去选位作用。选择的位置一般在以球飞行自然弧线与两眼正视来球的视线直接相遇为宜,有的由于来球高度和弧线大小不同,在选位时适当调整身体姿势。

6.2蹬地与摆动

蹬地在顶球时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单脚或双脚起跳动作,利用有力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以助于身体向前跃起;二是通过单脚或双脚有力后蹬,加速身体的向前摆动,从而增大头部击球力量。

身体摆动是头部击球力量的高要来源。一种是上体借助两腿迅速有力蹬地的反作用而向前摆动,带动头部快速迎击来球。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腹背肌肉的屈伸作用,使头部击球前预先获得一定摆动速度,增大头部击球力量。这里要加以说明的是鱼跃冲顶球是用单脚或双脚蹬地的反作用力来加大身体的冲量,以头部撞击来球的一种顶球方法。此法力量大,效果好,但是顶球时机较难把握。

6.3时、空间与缓冲保护措施

鱼跃头球冲顶的击球时间因当是球的运行轨迹在身体重心前,且又能在身体渔跃向前腾空后用头触击足球作为判断时间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当蹬地后利用速度前冲力身体腾空跃起以“滑翔”之势顶向足球;头顶球后身体重心会以急速的方式向下坠,此时应快速从前下方伸出双手以曲臂(迎、撤)的方式首先触击地面;当躯干接触地面瞬间则以胸部做最后触地缓冲,双手向躯干两侧展开使整个身体重心完全缓冲停止下来做到“软”着地。

7、 练 (勤练、提高、掌握)

为了熟练地掌握“鱼跃头球冲顶”技术,在练习时须充分设计环境、器材设施,其中包括能够正确地采用教学手段和练习强度。此外还要尽早地克服许多运动员对头顶球的胆怯心理。

7.1组织教法(练习内容与要求)

①辅助练习:原地身体重心前扑,双手以曲臂(迎、撤)的方式首先触

击跳高缓冲垫,当身体开始接触垫面时双手外展,最后用胸部接触垫面完成技术动作。(每人15-20次无球练习)

②体会动作: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充分体会整个技术动作过程。

(每人15-20次无球练习)

③克服胆怯心理:练习对象距离跳高缓冲垫0.5-0.8米处站立,屈膝半蹲单、双脚蹬地发力向跳高缓冲垫方向鱼跃腾空目视前方,并采用完整的缓冲着垫方式完成全套技术动作。

(单、双脚蹬地交替进行各10-15组为佳,同样采用无球练习)

④有球练习:当练习者通过原地蹬地起跳的辅助练习后,更能加深对鱼跃头球技术动作的理解,同时在心理上也更松弛、大胆;此时就应该结合有球进行练习。2人一组,面对面一人抛前置半高球,一人则采用原地单、双脚起跳鱼跃腾空头顶球的形式开始练习。(2人交替各10-15次,跳高缓冲垫作为辅助器材)

⑤提高练习质量:经过一系列讲解、示范、练习后练习者已经能教好地完成鱼跃头顶球这项技术动作了。但是与教材相匹配的鱼跃头球冲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应适当对练习内容作出调整。在练习者已经较好地掌握鱼跃头顶球技术动作后,则要求练习者采用助跑、慢跑或者快速跑的方法结合鱼跃头顶球技术与冲顶球这一技术环节紧密结合;充分让练习者在低、

中、高负荷当中体会鱼跃头球冲顶那种冲击强度所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助跑、慢跑、快速跑结合鱼跃头球冲顶--低、中、高强度练习次数各10次,跳高缓冲垫作为辅助器材)

⑥实战相结合:前期所有的练习目的都将与实战结合在一起,通过实战检验训练效果。

(练习要求均为2人一组,一人侧向做手抛低空球或脚传低空球;一人采用原地鱼跃、慢跑鱼跃、快速跑鱼跃三种鱼跃头球冲顶方式完成射门练习;三种鱼跃头球冲顶方式每人各完成5组)

8、 教学建议

对于足球项目中鱼跃头球冲顶这一科目的教学或训练,首先要针对该科目参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教授和练习的过程中帮助练习者克服心理胆怯是重点,我们要遵循由浅如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循序善诱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始投入练习;其间渗透热烈的教学气氛并为练习者配搭合作伙伴再次刺激学习的渴望建立竞争、比较和安全机制。

参考文献:

[1] 罗亦可等.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0.7

[2] 图多.博姆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 马铁译.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 王崇喜等.高等学校教材《球类运动—足球》第三版2001.7

[4] 杨坤生 能力型课程研究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注本文为重庆市级教改课题《大学体育教学中结合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3249

上一篇: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再思考 下一篇: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视角下江西高教自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