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科学衔接,搭建医疗器械职业人才培养立交桥

时间:2022-08-10 09:58:11

精准定位,科学衔接,搭建医疗器械职业人才培养立交桥

摘 要 在广东省加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建设力度的背景下,我院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来,承担了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任务,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旨在对目前各省开展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根据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中高职不同就业方向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研究医疗器械中高职三二分段科学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中高职 三二分段 医疗器械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recise Positioning, Scientific Convergence, Build Overpass

of Medical Equip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Vocational 3:2 i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s as an example

WENG Canshuo

(College of Medical Devices,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Abstract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overpass construction effort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actual work to undertake a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 of specialized vocational 3:2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ss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som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his paper aims to present the provinces to carry out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l of 3:2 for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employment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for accurate positioning, research medical devices vocational 3:2 convergence of scientific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Key words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3:2; medical equipment; convergence

1 中高职衔接的历史及研究基础

1.1 “3+2”的历史沿革

中高职贯通式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1985年就已经提出,当时提出的是“初中后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但到1999年高校扩招后,五年制高职教育才有了较大的发展。教育部2000年及2002年又了关于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意见,有力保证了五年制高职的快速、规范发展。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这势必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达到一种科学的衔接,从而成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重要部分。全国各省市陆续对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展开试点和研究,其中,中高职三二分段是目前研究实践最多的模式之一。

1.2 各省市实施情况

天津市是最早开展中高职“三二”对接合作办学的地区之一,以天津市职业大学自2002年起与天津市6所有关中职校进行合作,中高职对接分别为培养目标与课程方面的衔接、专业设置与招生方面的衔接和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衔接,涉及6个专业,年招生184人。2010年,上海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以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代表的7所职业院校单列招生计划面向全市自主招生,前三年按中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后两年按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为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证书。浙江省则从政府层面推广三二分段的试点工作,2010年,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提出要从育人层次分析,高职应培养技术型人才,中职应培养技能型人才;并对技术和技能的偏重点进行了阐述。之后,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首的各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探索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在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研究工作中,注重创新与实践,推广“技能加学历”模式,在教学计划制订、时间安排、课程设计及实施中体现科学性的同时,更考虑了实际存在的招生录取问题,比较值得参考和推广。

1.3 我院目前的研究与实施工作

我院从2011年开始正式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三二分段试点单位,目前中职阶段的教学已经开展,并于2013年5月完成了2011级的转段考核相关的各项工作,高职阶段的工作也正在积极策划和实施,但是对中高职分段的衔接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完善,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所以需要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制定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2 人才需求与中高职岗位分层定位

2.1 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与人才需求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在25%左右,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平均增长水平和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广东医疗器械产值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已发展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并在珠三角地区形成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底广东省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30家,经营企业6000多家,到“十二五”末期,年产值可突破900亿元。欣欣向荣的行业带动了人才的需求,保守估计广东每年需要的医疗器械相关专业毕业生达一万人,但广东省各中高职院校对应专业的毕业生每年不足千人,根本满足不了广东省各类医疗器械企业对于职业化人才的需求。

2.2 中高职人才的分层定位

根据调研与我院对接的中职学校发现,中职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年龄偏小,加之在专业教学条件、心理行为引导、行业认可度等的限制,中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从医疗器械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一是主要面向的医疗器械岗位比较单一;二是岗位价值处与较低位置,工资水平较低。而高职毕业生则表现为:就业面较中职广,对应岗位数较多,且毕业生换岗较机动灵活,因而对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分层定位可以归纳为:中职学生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形成一技之长,能熟练操作某些特定工作项目;而高职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上形成综合的就业竞争能力,在学习能力、策划力、执行力、创新力等方面要达到一定高度。

3 中高职的衔接设计

3.1 课程体系衔接

高职阶段的课程则要在知识和技能上设计与中职课程对接的课程,侧重就业竞争力、创新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围绕培养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中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的难点在于要全面考虑每一门课程在学生知识能力架构搭建的作用,还要考虑中高职对应课程间的关联与区别,其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中高职衔接示意图

3.2 课程内容衔接

在课程内容衔接上,必须根据课程的开发规律,以中高职面向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中高职的同类课程的内容需相互承接,一方面要避免重复,一方面要拓宽和加深,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体性,让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学生有基础有兴趣有收获。

3.3 考核评价机制衔接

考核评价主要有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中升高”的资格考核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要以形成性、全面性考核为原则进行设计,不再单纯以笔试等终结性考核作为评价依据,而是将学生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纳入评价中,分别量化。而“中升高”的资格考核评价则需要形成一套重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要照顾到易行性和合理性。

3.4 教学管理衔接

一方面要针对中高职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行为特点,研究制定出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连贯性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学习工作过程,例如我们采取中职阶段前两年需晚自习,而高职第一年需晚自习的方式规范学生课余学习。第二个方面是要对教学队伍进行管理,目的是严格执行教学标准,我们加强了中高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定期轮流开展教研活动,中高职教师一起以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探讨教学内容、目标及方法,探讨教学心得。

3.5 其他方面的衔接

中职阶段最后一年学生要参加实习,工作经历使得他们的学习目的性更为明确,所以要求高职阶段的教学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课程内容应更多地面向实际应用,解决学生根据工作经验而提出的各种疑问。在实习就业方面,一是要考虑学生专业的对口性,通过与合作企业的沟通,统一接收中职学生实习就业,并进一步研究中职实习到高职就业的衔接机制,争取获得企业的支持,让中职学生企业实习一年后,以企业培养进修的名义进入高职阶段两年的学习,毕业后回到原企业继续工作。目前针对高职阶段的学习形式,各个教育专家也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思路,比如用半工半读的形式、远程教育的形式等,更好地实现在校学习与实习就业方面的衔接。

4 总结

中高职三二分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政策的支持,又有市场需求,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研究,重点在中高职各方各面的衔接,本文由于篇幅有限,未能一一详解,我们希望通过针对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发现问题,克服困难,为广东省搭建三二分段医疗器械相关专业职业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作出积极的贡献,并为全国相关专业中高职对接工作提供参考。

资助项目:2011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项目编号:2050305】

参考文献

[1] 李红卫.改革开放后我国五年制高职政策回顾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0

[2]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刘希平在全省高职高专书记校(院)长读书会上的讲话.

[3]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我院召开“中、高职衔接——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4] 刘荣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调查与政策评析——以广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

[5] 刘国锋.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出台[N].中国证券报,2012.

[6] 叶青.粤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N].广东科技报,2011.

[7] 企业进步和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方向标[N].中国青年报,2011.

[8] 刘端海,谷道宗.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立交桥构建的研究.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

上一篇:浅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下一篇: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