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时间:2022-08-30 03:12:30

主位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 主位分析与语篇分析密不可分,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主位理论有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运动轨迹,准确地归纳篇章主题,培养学生的语篇解码能力。

关键词 主位理论 英语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me Theory and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LI Zuoling

(Xiantao Vocational College, Xiantao, Hubei 433000)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thematic struc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that of text.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reveal writers'ideas, to generalize textual theme accurately and to ca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n discourse decoding.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thematic structur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0 引言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也是语言五大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快速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准确了解语篇框架,提高阅读效果,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主位理论出发,着重阐述了主位化理论、主位结构框架及主位推进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旨在通过主位理论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布篇谋局能力和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1 主位理论

1.1 主位结构

1939年布拉格学派创始人Mathesius以句法功能观为理论基础,创立了句子的实义切分理论。他根据交际功能把一个句子划分成“表述出发点”和“表述核心”两个部分,分别命名为主位和述位。主位是语言环境中已知的信息,是人的出发点;述位是关于出发点的所述内容,是句子的中心所在。如在The meeting will start at nine o’clock in the morning.中,the meeting是主位,是作者关心的重点,是句子的出发点,will start at nine o’clock in the morning是述位,是句子以主位the meeting为中心而展开的重要信息。主位可以是词、词组或从句,也可以是主语、状语、宾语或其它成分,但始终不变的是它是已知信息,是信息的出发点,而述位则是信息的推展,是信息的落脚点。

1.2 主位结构类型

系统功能学派的Halliday进一步完善了主位理论,他强调句子在语篇构架中所发挥的语义功能,并将主位结构分为单项主位、复项主位与句项主位三种类型。

单项主位指主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可再分为更小的功能单位,其表现形式为一个名词词组、副词词组、介词短语或动词短语。以下句子中“T”表示主位,“R”表示述位,主位与述位之间用“/”划分。如:

The fast-food restaurants(T) / are very popular(R).

To pay off his loan(T) / he has been working very hard(R).

复项主位是由多种功能成分构成的主位,体现主位不同的语义功能,即语篇功能、人际功能、话题功能。如在But certainly, the Lakers and the Hornets(T)are, for the moment, the absolute class of the conference(R).中but属于语篇主位,certainly属于人际主位,the Lakers and the Hornets属于话题主位。

句项主位是指在复合句中,首先出现的小句构成主位。如:

When two couples go out together(T) / it’s called double dating (R) .

He got up early (T) / in order that he could catch the earlier train (R).

1.3 主位推进模式

大多数语篇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而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当句子层现在语篇之中时,前后句子的主位和述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主位之间会发生相互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叫推进,随着各句主位不断地向前推进,整个语篇也逐渐展开,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语言篇章。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通过对真实语言材料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主位推进模式。英语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主要有四种。

A.主位同一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

T1—R1 ; T2(T1)—R2 ; Tn(T1)--Rn

B.述位同一性:述位相同,主位不同。

T1—R1 ;T2—R2(R1) ; Tn—Rn(R1)

C.延续型:前一句述位充当后一句的主位。

T1—R1 ;T2(R1)—R2 ; Tn(Rn-1)--Rn

D.交叉型:前一句主位是后一句述位。

T1—R1 ;T2—R2(T1) ; Tn—Rn(Tn-1))

从主位推进模式可以看出,在语篇中随着逐一出现的主位和述位的变化关系,读者可以迅速理清作者的思路,研究句际的语义联系,把握语段中主题的展开方向,整体认识语篇意义。

2 主位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作者和读者双方各自编码和解码的复杂过程,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适当应用主位理论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不仅可使阅读过程简单化,而且还能让学生迅速了解语篇构架,准确获取信息。

2.1 运用主位结构分析法 培养学生获取语篇信息的能力

主位分析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语篇中的语句按先后顺序逐一切分主位和述位,根据语篇主位推进模式,分析主位和述位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各句主位排列出来,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和写作目的,让学生快速获取语篇信息。

2.2 利用语篇推进模式 培养学生语篇解码能力

在语篇的构建过程中,人们通过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把多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句子联系起来,表达复杂的思想与情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分析文章篇章结构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利用语篇推进模式,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主述位次的相互联系以及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相互衔接和过渡关系,让学生能有效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准确解读文章的内涵,此外,教师还要通过语篇推进模式的教学,促进学生把握篇章的文体风格,准确解读不同文体特征的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篇编码和解码能力。

3 结束语

主位分析与语篇分析密不可分,表示语篇功能的主位理论和主位推进模式为语篇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主位理论培养学生获取语篇信息的能力及语篇解码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M.A.k. 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Landon:Edward Arnold.1985.

[2] F.Danes. Functional analysis of utterance and text[J].Mathod and linguistics,1974(4).

[3] 李春梅.主位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1).

[4] 戚雨村.布拉格学派和马泰休斯的语言理论[J].外国语,1993(5).

上一篇:对话教学理论下英语教师话语的构建 下一篇:浅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