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初探

时间:2022-08-10 09:01:24

高职院校《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初探

Exploration of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ur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 Xiaoxuan; Yang Hailin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东阳 322100)

(Zhejiang Guangsha College,Dongyang 322100,China)

摘要: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职高专的专业教学也由着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向着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转变,因此,如何正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就成为专业课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钢结构发展现状的了解,《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特点的分析和理解,研究了如何提高高职《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效果,使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综合能力。

Abstract: With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quality-oriented modern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transforms from imparting of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ory to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So, it is teacher's important task to correctly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observation, analyzing,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status of steel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urse, this paper researched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conduc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through learning this course.

关键词: 高职 钢结构 施工 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52-02

1钢结构及钢结构工程施工教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钢结构已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独特且日益重要的作用。1997年11月建设部的《中国建筑技术政策》(1996-2010年)中,明确指出发展建筑钢材、建筑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使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节约钢材”的政策转变为“积极、快速、合理地发展钢结构”的政策。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已经出现了产品结构调整,长期以来混凝土和砌体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钢结构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引起业内关注,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合理的、迅速的应用。近几十年来,随着钢结构技术和钢材产量的提高,钢结构工程也逐步增多,在规模和产值上都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同时一大批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建成,这些建筑大部分为钢结构形式,这些都给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尤其是轻型钢结构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因其可做到大跨度、大空间,分隔使用灵活,而且施工速度快、抗震有利的特点,必将对我国传统的住宅结构模式产生较大冲击。但是,与钢结构行业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钢结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这已成为目前影响整个钢结构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钢结构正逐步改变着传统建筑设计理念,这需要钢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人员不断充实钢结构设计、施工理念,学习先进的设计、施工经验,突破传统结构的约束,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建筑工程(或工民建)专业,同时开设了《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在目前的钢结构施工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这一培养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导致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无法达到社会的需求,造成理论知识没学好、实践能力不达标的情况,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1.2 教学手段太单一,缺乏创新性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不注重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充实自己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多媒体教学、实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方式及方法的重要作用,导致了教学信息量太小,无法给学生传授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1.3 教学内容不完善,缺乏丰富性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教学内容太单调,只是将理论知识简单的讲解,而不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介绍。还有些教师本身缺乏实际工程经验,也就无法使课堂变得生动、丰富。

2《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

《钢结构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专业最为主要的专业技能课,着重培养钢结构行业从业人员的钢结构施工和管理技能,课程主要讲授建筑钢结构用钢材料与检测、钢结构构件设计与制作加工(钢梁设计与制作加工、檩条设计与制作加工、钢柱设计与制作加工)、钢结构连接――焊接连接、螺栓连接(梁柱节点连接、柱脚节点连接、球铰节点连接)、典型钢结构安装(轻型门式钢结构安装、网架钢结构安装、多高层钢结构安装)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起质量意识,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设计、制作、加工和安装的工序和质量控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进行钢结构施工设计和施工实施;使学生能在国家规范、法律、行业标准的范围内,提交钢结构的施工方案,完成施工设计并在施工一线付诸实施,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的施工安装技能。为将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在工作岗位的表现,进而影响到社会对学校教学水平的评价和学校的声誉。

高职院校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具有如下的特点:

2.1 综合性《钢结构工程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技能课,同时融合了三大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2 技术性高职院校的《钢结构工程施工》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各专业课,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在具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专业领域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建筑业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技能和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应该更侧重于技术和技能教育,在内容上与行业内的先进技术接轨。

2.3 应用性在高职类院校,我们开设《钢结构工程施工》课堂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从事结构设计等的工作,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识读施工图,能应算基本构件的承载能力,具备对施工中一般结构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能力,以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3《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形式及方法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职高专的专业教学也由着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向着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转变,因此,如何正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就成为专业课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3.1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破传统本科压缩饼干式教学模式,确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切切实实做到教师师傅化、学生工人化,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的认可度;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对于专业教师来说,课程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因为专业课所讲授的内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实际应用。因此,专业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前体验,进行模型观摩或到工地进行实体观摩,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同时和实验实训老师协调,尽可能地让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理论学习之后能进行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践巩固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实习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国家建筑规范等强制性条文的讲授,将规范意识融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技术规范作为国家的强制标准,对实际工程中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因此,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并引导学生建立技术规范意识,使规范的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很深的烙印。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强制性条文和规范,熟悉技术术语、技术符号等专业知识。

3.2 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增强课程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应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进行课程改革和整合,对课程体系建设完善、改革教学手段,形成立体化、多种教学手段的课程,加大校企合作,加强社会实践建设,为社会工程建设服务。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先进行学情分析,再结合就业需要及岗位考试相关考点、参考教材,查找相关资料,精心备好每一次课;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案例教学及任务引领,结合视频播放,直观、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都是采取了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板书等。同时,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我们发现,单一的教学方法是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模型、图片和板书等相结合。特别引入项目教学法,譬如在讲授焊接、钢结构施工详图设计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就应该合理地引入项目,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总之,我们要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能更有效地吸收其知识点。最后,能够根据学院“驾证式”考核的精神,贯彻“应知”、“ 应会”两方面考核,按课程大纲要求,结合“以项目为导向”的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现代社会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换日新月异,因此,专业教师在授课时要尽量做到课程内容的更新,及时地介绍前沿科技于学生。尽量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进行讲解。同时,社会不断地发展,技术快速地更新,也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开拓精神,不断学习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

3.3 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与结合,两方面需要密切配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思想又决定了学习态度,所以,学生的思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也是任课教师的工作任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课堂表现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并及时、耐心地对其进行鼓励或引导,使之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对厌学的学生要积极关心、耐心引导,了解学生生活的环境,对症下药;对学生所提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在解疑的过程中注意语调、语气,让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鼓励学生对课程教学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对课程学习各方面的信息,以便教师能及时有效地改变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4小结

教育是为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的,我们应加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把握教育活动的规律,明确培养人才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宇.钢结构课程的教学初探.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6).

[2]王燕等.钢结构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国冶金教育,2006.

[3]赵丽颖.高职院校钢结构教学的几点思考.辽宁高职学报,2006,(4).

上一篇:浅析中西方交际习惯差异的根源 下一篇: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