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

时间:2022-08-10 08:45:04

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

一、开放式教学的概念

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实行开放式教学的一种设计形式,其开放的部分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发展进程灵活设计,其特点是:在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确定的前提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注重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中思维策略的正确性和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学习对吸引和激励学生学好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开放式教学法的依据

美籍匈牙利裔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开放式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是适时变化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要求是调整课堂活动过程的基本依据。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发现、尝试、总结、验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完美结合。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对小学数学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动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教学过程体现的是“注入式”或“填鸭式”,以教师一言堂为主,学生以记忆为辅,缺少独立思考和消化、吸收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的开放式教学情景,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结构演化的过程和思想力一法,引起学生认知结构的矛盾冲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发挥其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2、创建开放式的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人实践,教师已与新课程同行,已与学生共同成长。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教材也不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唯一材料。开放教学内容,就是根据社会以及人的发展需要来调整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教材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距离,充分地把教材内容生活化,让数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教师可开发校本课程,补充开放性习题,不断融进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的新信息,使学生在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中学会选择与整合,学会思考与创新。例如:学完小学数学的四则运算后,教师提供了反映商品买卖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其中的信息填发票;学习面积计算后,教师让学生实地测量教室、操场等场地的面积;学习统计图表后,让学生对他们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有关的调查与统计,设计统计图表等。这样,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不仅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丰富了知识,发展了个性,增强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3、实现师生角色的开放

师生角色的开放是为实现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一种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有鲜明的服务态度,达到共同探讨知识的目的。要打破教学常规,教师需以一个学生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交流,做学生的朋友和合作者。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回答,接受学生的言语,允许学生在知识上批评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独立的想法,从而实现对独立思考与创新的培养。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学生的答案,不要打消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即使学生给出的回答是错误的.老师也应该亲切的给以纠正.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学到该学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一些课堂用语,比如,去除以往的命令性言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比较融洽的语言:“可以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吗”、“谁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从这道题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等等。只有师生关系开放了,学生才可以大胆的去创新、去思考。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共同完成一个任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提出问题,经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后确定最优答案。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问的感情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如老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小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检查某一收费站的过路情况,并算出平均多长时间会过一辆车等,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尝试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斌艳.基于开放式问题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2000, 6

[2]潘蔚,丁慧,郭金红.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卫生专业教育,2001, 19

[3]凌金荣.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6)

上一篇:浅谈初三英语教学方法 下一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对高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