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防范

时间:2022-08-10 07:13:03

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防范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合法寻求借款担保,或企业为他人合法提供担保,是一项正常的经济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近年来,接连不断发生的违规担保事件,如福建、上海、深圳及新疆等地的部分上市公司深陷“担保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担保链”。

加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创立于一个特殊的时期,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证券市场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其中股权分置问题是目前制约中国证券市场市场化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缺陷。担保惹祸的首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在担保对象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缺陷,使担保成为利益从公司向大股东转移的手段,而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使担保部分承担起救助地方企业之责,有些担保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注定成为代为还款的协议。加之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被担保方不能偿债,上市公司的或有负债就转化为真实负债。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其创造资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残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防止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和担保等途径侵占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最根本的办法是要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随着股权分置的解决,证券市场将建立起股权平等的制度基础。

完善上市公司担保的制约机制

制定担保管理制度。有利于董事会密切关注有关担保事项的发展动态,以有效控制可能产生的风险,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和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担保应有一定的授权程序,否则,越权担保就会出现较大的风险。根据《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必须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另一个可作借鉴的标准是,上市公司对外投资额不得超过其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0%。因此,上市公司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注意担保是否符合上述规定,切实把好第一关。

金融机构应加强担保管理。导致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公司方面的因素,更有银行方面的因素。银行不仅简单地希望通过担保来降低贷款风险,并且在诸如行政干预等非市场因素作用下,对担保主体的能力不加判断和控制等,客观上加大了上市公司的担保风险。因此,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担保贷款的管理,按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

健全完善与银行和担保相关的法律条款。尽快明确越权担保给企业造成损失,特别是恶意担保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尽可能堵塞一切法律漏洞,为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

建立对上市公司信用等级评级制度

建立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监管部门要与银行、资信评估机构联手,严格把关,对担保方的资信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对那些信用等级及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作为担保人的贷款坚决否决。毫无疑问,要有效防范企业担保风险,应通过各种形式大力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征信、咨询系统,减少恶意担保给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带来的损失和破坏。同时,为建设良好社会信用环境提供保障,解决担保难、减轻银行信贷风险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大力发展信用担保中心中介业务。对担保风险的评估与防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要想彻底杜绝担保的风险,从制度上和技术上都是十分困难的,这迫切需要我国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金融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科学的组织机构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条件。从公司整体角度出发,制定担保管理制度。如许继电气和咸阳偏转召开的董事会分别通过了《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和《担保管理制度》。不少公司制定的担保管理制度,对担保程序、单笔担保额度、担保总额、甚至担保责任人须承担的责任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通过这些详细的制度,有利于董事会密切关注有关担保事项的发展动态,有效控制可能产生的风险,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和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

提高上市公司防范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教育。加强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教育,提高上市公司对担保风险的评估、防范与监测能力,完善上市公司风险控制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自我保护的能力。

建立反担保措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要求对方提供反担保,且反担保的提供方应当具有实际承担能力,只有这样,上市公司的经营才能得到延续,我国的证券市场才能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论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编制现金流量表 下一篇: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