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应用与文化传承

时间:2022-08-10 07:10:07

当代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应用与文化传承

装饰材料在表现和丰富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更好地选择和运用装饰材料?如何运用装饰材料更好地去体现文化传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装饰材料在表现和丰富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一定形式的造型,把材料的质感、色彩表现出来,对材料的运用甚至影响整个室内空间设计的特征。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室内设计大环境正处在深层的变革之中,科技与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与更新,新材料不断的涌现,由此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应对全球趋同化影响的同时又能保持中国文化的特有个性。使设计在反映时代性的同时又不切断与传统的联系:一方面人们需要能够反映民族、生活、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需求也许不是来自对于泛滥的国际式设计的厌倦,而是物质生活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回归;另一方面,当今室内设计被呼吁要提供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新材料的基本特性,从而在室内设计的实际运用中使材料的魅力得到体现。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是指铺设或涂装在建筑物内、外表面起装饰效果的材料。它集材料、工艺、造型设计、色彩、美学于一身,除了包括传统的建筑材料,如石材、木材、陶瓷等,还包括化工建材、塑料建材、纺织建材、冶金建材等。

由于设计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质量与强度有了新的要求。从装饰材料的用材方面来看,越来越多地应用如铝合金这样的轻质高强材料;从工艺方面看,采取中空,夹层、蜂窝状等形式制造轻质高强的装饰材料;此外,采用高强度纤维或聚合物与普通材料复合,也是提高装饰材料强度而降低其重量的方法。如近些年应用的铝合金型材、镁铝合金覆面纤维板、人造大理石,中空玻璃砖等产品即是例子。还有近些年发展很快的镀膜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热反射玻璃,这些玻璃不仅能调节室内光线,还可以配合室内的空气调节,节约能源。

生态环保型室内装饰材料正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周围环境不产生危害。体现在一方面从室内更新出的旧材料又比较容易自然降解及转换,并且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新产品。这是所有材料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研制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都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上述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和增加资源,从当地具体的地域自然资源条件出发,合理使用代用材、提倡研究使用地域材料,并注重继承和保护与此相应的建造技术和传统工艺;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时,提倡3R原则,即减少使用(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尊重当地的自然特色,尽量运用当地的材料,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的特征,体现本土观念。

随着材料产业的不断发展,新生代的设计师开始对传统的室内设计概念提出挑战。他们以塑料、金属、玻璃、合成纤维以及其他令人意想不到的材料,结合现代技术,打破了以往室内设计的常规。他们的作品以令人激动的、充满活力的新方式,为传统的室内设计概念增添了很多新含意。同时随着材料的发展,设计的形式也不断变化,各种新型材料的运用,也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定义了室内设计的概念。同样,对常规材料的非常规使用方法,也使室内设计的形式充满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当代的一些室内设计中,更多的是带给使用者自然的感受,使人们去体验去品味。所以,不难看出,如果室内设计要进步,就必须以开放的方式考虑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我们的设计。

“在语言中,一个人词汇量的不足就会限制他的思考能力,同样,在设计中,材料应用的局限性也会限制概念的思考。”如果能以更包容的姿态对待身边的材料,把功能的解决与艺术形态完美的结合起来,才会创造出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

装饰材料的应用与文化的传承

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多元化,那么在新的时期中,我们如何运用装饰材料更好地去体现文化传承呢?除了从工艺生产的过程中提高技术,生产出能代表现代科技文化的高分子化合材料,有机分析材料等等,还该考虑到众多的社会因素,这也是材料在表现当今文化时不可缺少的。

1. 传统与当代的文化

我们必须清楚得认识到“传统与当代的文化”是不矛盾的。传统是文化的伴生物,是历史对文化的认可。传统对应于文化也有三个方面:历史的传统、民族的传统和阶级的传统。传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是向前发展的,具有其运动的本质。格罗皮厄斯说过:“真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所以说人们不过是从前人和过去历史中继承了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加以改造,通过自己的创新而加入了新的东西。所以,不可孤立地去看待“传统”这个概念,他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是永恒的。

2. 装饰材料与“传统”的关系

当今的设计必须要考虑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等等,这不仅赋予继承传统中新的涵义,也是一个将自身演化为传统的过程,材料在设计中的运用亦是如此。我们将“传统”的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传统,一种是隐性传统。显性传统包括设计材料、工具、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隐性传统则是设计师的文化心态、精神气质、思维方式等方面。且不说后者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角度上讲他们是由设计师生活的传统背景所决定的,就材料这一显性传统而言,已经说明了材料的运用是必然呈现传统文化的。

一般地,我们将文化分为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就材料而言,它无疑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设计师通过所选择的材料传递出整个设计的直观信息、精神文化中的隐性特征。中国与外国的构建材料所形成的风格,也体现出了不同文化土壤之中的差异性。

3. 装饰材料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

材料的运用要表现传统文化要做到以下几点:“形”的衍生,“意”的延伸,“神”的承传。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通过一种让我们感到似曾相似的韵致表现出来的。贝律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运用现代材料体现传统文化的范例,博物馆室内透亮的玻璃,坚硬的钢龙骨,稳固的结构与宽阔的空间,简洁的三角形几何体,借用传统的坡屋面形式,整个设计无一不是中国的味道。

运用当代材料去设计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室内,设计者不应该只是溶于古物之中,而应该提取精华,继承和保全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的理念,才能最终目的。也就要求设计者首先要理解真正的传统所要表现的也并非是具象的物体,而是东方独具的神韵。中国文化的表现并非在于一味的模仿,它是抽象、写意的,如中国画、书法一样。因此,继承传统的文化基因是当代室内设计中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运用玻璃、钢材这些当代建筑材料,如何表现中国特色文化呢?应该抓住神韵,更应赋予它新的文化,体现新的传统内涵。不应把理解设想为人的主观性行动,而该将自己置身于传统的过程中,去不断融合材料的革新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即继承了传统,也符合了“国际文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与我们同样是拥有本土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同样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的邻国日本,他们是与我们一样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他们在“国际文化”的条件下运用材料来赋予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在经历社会经济发展后新的内容。例如:黑川纪章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在探索如何把日本传统文化体现在建筑上。他对日本传统的哲学、美学、文学和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其中对于日本古典美学原则以及传统建筑、茶道进行了的研究,使黑川纪章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启示和精神感应,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他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思想的主要源泉之一。另一位日本建筑师的安藤忠雄利用无形的手法,运用现代材料同样将日本传统文化精神成功寓于现代的建筑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精华。他是隐喻特征表达日本传统精神最为成功的典范。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的古人利用礼制与儒学教义来建立空间秩序,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把伦理道德的价值转化为美德意识,从而将室内设计的审美观念置于理性的支配之下。伦理精神成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所独有的特色。传统建筑的室内布局大都采用的轴线对称形式,尺度、装饰等种种室内布局,都是儒家思想的物化与艺术表达。

4. 文化的重新审视与传承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的转变,人们在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的同时,期望回复传统。传统与现代在对立中发生了渐变,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文化的转型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寻找新文化的起点。今天的设计师在运用现代材料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呈现时,首先要对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对传统文化进行再理解与再发掘,寻找新文化的“逻辑起点”。所谓的“逻辑起点”就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基本价值观念”。这种“基本价值观念”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法则,它存在于人的思考和行为之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再理解与再发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群人的共同努力,设计师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简单的形式上的模仿不仅降低了人们的欣赏水准,而且损害了设计师的原创精神,使室内设计陷入了恶性循环:设计内涵的贫乏需要形式上的华丽来掩饰,而单纯形式上的追求又会带来设计内涵的贫乏。两者之间似乎难以建立一种有机的结合。然而事实是,只要我们设计师通过深入地研究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神特质运用到设计中去,就不仅能够突破各种时髦形象的重围,而且能够创造出富有原创性的具有文化意味的新形象。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对文化的传承。

小 结

在材料、技术、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人们不再需要“地地道道”的仿古建筑(特殊要求除外),更不需要貌似古建筑的东西。虽然这也曾经是一种继承传统的方法,但很快就使人意识到其泛滥的危害性并产生了厌倦感。与此同时,设计的使用者将他们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一种既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又符合现代潮流的设计风格上,对于设计师则提出了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抽象继承的问题。

我们今天不再生活在传统中,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在认识、改造周围事物时,仍不自觉地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点,关注抽象地继承传统的意义显然十分必要。尽管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当代材料,但最终在我们的设计中人们依旧可以感觉到传统的气质。

对传统的追求也己经不限于引用、形似,而是更进一步涉及到文化、哲学及人的精神因素。设计师应从传统的本质出发,运用现代材料从更高的知识层次上来表现传统,从而对现今设计形式的创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上一篇:刍议简单与复杂在设计中的对立统一 下一篇:解读中国传统机械辘轳所体现的朴素的设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