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如何吸金?

时间:2022-08-10 06:53:32

动漫产业如何吸金?

令人咋舌的“金山”

中国动漫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舆论热情的鼓舞之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近6-7-家动漫企业,但是,同美国、日本、韩国的动漫产业比起来,仍然显得相形见绌:

美国动画片以剧情片为主,与所有的好莱坞电影一样,通常采用高投资、高回报的电影运营模式,主要是票房效应,在媒体宣传、档期选择上下足了功夫。而在动漫衍生产品上,迪士尼的盈利模式更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世界各地迪士尼乐园的建立、迪士尼网站、迪士尼音像制品、迪士尼数码产品都在带给人们欢愉的同时也获得了令人咋舌的利润。

日本动漫公司只有500家,却拥有全球60%份额,占日本GDP的十多个百分点,动漫游戏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日本动漫一直注重原创性的漫画形象创造,各种漫画杂志市场定位明确、市场细分完善。当漫画形蒙获得成功之后才会以漫画形象为主角制作动画电视连续剧、动画电影等,然后发展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诸如动画人物的使用授权、动画人物的玩具制造等。

而韩国近年来在学习美、日两国优秀动漫经验的同时,独辟蹊径,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大动漫强国,它实施的是以数码技术为重点的网络动漫产业战略。在投资模式上,韩国动漫形成了创业投资、政府投资以及民间投资等多种投资组合。

然而,中国动漫发展理论体系、标准体系、产业模式、运作模式在哪里?没有人敢下定论。现阶段,我们需要以国外动漫企业的成功个案为鉴,以此来引导拉动动漫产业整体的意识进步及模式演化。

迪士尼:产业链运作鼻祖

迪士尼通过四个环节获得收入。一是动画片制作、发行;二是主题公园;三是衍生品销售:四是网游。

一提动漫产业,不得不提迪士尼。“迪士尼模式”的影响力早已不单单限于动漫行业,我国成功的大型动漫产业也或多或少地参照这种模式。迪士尼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做的不是文化产品,而是文化产业。迪士尼已经形成了从影视作品、音乐、网络,到文具、玩具服饰等消费品,再到主题公园的庞大产业链。

目前迪士尼主要通过四个环节获得收入。一是动画片制作、发行。票房加上发行、销售拷贝和录像带收回数亿美元,解决了成本回收的问题。

二是主题公园。19弱年,迪士尼在洛杉矶成功建成了全球第一个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集游乐、科学博览、社区中心、戏剧表演为一体,是父母子女享受美与奇观,共享天伦之乐的好场所,吸引了大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获得了巨大成功。

三是衍生品销售。利用遍布全球的授权专卖商店,加上迪士尼动画形象专有权的使用与出让、品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书刊、音乐乃至游戏产品的出版发行等渠道,延伸迪士尼利润链条,此部分利润占迪士尼盈利的40%左右。

四是网游。迪士尼公司希望通过一个大型多玩家的“卡通世界网络版”的游戏来重新塑造儿童游戏,每月收费接近10美元。当前游戏界中充斥着侏儒、暴龙和“模拟人生”这类游戏,迪士尼这个轻松滑稽的游戏会给网络游戏带来新的冲击,也给迪士尼的利润账簿增添银两。

Pixar:借力迪士尼渠道

Pixar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创造的又一个奇迹。自从公司成立以来,Pixar就一直致力于计算机图形电影的制作。后来苹果公司与迪士尼合作,搭配迪士尼的宣传和发行渠道,让优秀的动画电影创造出优秀的商业业绩。约翰・拉赛特(JohnLasseter)是动画创作的核心,他带领的创意和技术队伍用三维计算机动画制作短篇电影和电视广告,并不断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专利技术。Pixar的技术和创意人员从198眸合作以来已开发出了三个核心专利软件系统,一共被授予了15项奥斯卡奖,2尊计算机动画类的克利俄金雕像。

乔布斯是商业运作的主角。1997年,他说服迪士尼,与其签订了共同制作协议,依照此协议。他们同意制作5部独特的计算机长篇动画电影,由迪士尼公司发行。他们同意一起分担影片的制作成本,共同拥有影片以及共同为影片注册。同样,他们也共享(除开影片销售和发行的费用,发行费用由迪士尼公司承担,以及付给高级外员的酬金)影片、与影片有关的商品和另外的附属产品创造的利益。《狮子王》、 《阿拉丁》等双方共同制作发行的动画影片已成为好莱坞的顶级影片。单单一部影片就有能力创造10亿美金的消费性开支的价值。

2006年,乔布斯以一个好价钱把Pixar卖给迪士尼。

万代和孩之宝:靠玩具吸金

万代和孩之宝采取的是玩具与动漫结合的模式。它通过动漫内容和形象提升玩具的品牌附加值,通过玩具的设计和开发与动漫内容策划、制作紧密结合,开展产业运营和动漫内容创作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孩之宝为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公司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孩之宝就陆续推出变形金刚、特种部队、星球大战、蝙蝠侠和蜘蛛侠等经典形象及相关玩具产品,在市场掀起销售热潮。2005年,孩之宝仅星球大战产品的销售收入就达4.9亿美元,为当年合并后总销售贡献了16%的份额;2007年变形金刚产品的销售收入为4.8亿美元,占当年合并后总销售收入的12.6%

日本万代为东京交易所上市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玩具企业。从1963年推出第一个动漫形象―――铁臂阿童木至今,万代已经培养出大量经典动漫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众多畅销的动漫玩具产品。像机动战士高达系列、恐龙战队系列、钢铁战士系列、奥特曼等由经典动漫形象衍生的玩具产品,已经畅销20余年,至今仍然非常流行。在万代2007年460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04亿元)的总销售额中,仅机动战士高达、战队系列、龙珠、蒙面超人四个经典形象的收入贡献率就已经达到23.28%。

以上三个有关动漫产业的成功营销案例,可为中国动漫公司提供宝贵的经验。毕竟,在国外,动漫行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而在中国却还处于“亦步亦趋”的襁褓阶段。中国动漫犹若一张自纸,正等待着上料着色。但是,怎么画?是完全想好了胸有成竹了再去画?是先蜂拥而上乱画一气,不对了再涂改?还是先慎重画出一角,从中寻找摸索出最佳方法后再全面图画?具有中国特质和引领世界动漫发展趋势的中国动漫标准体系、产业模式、运作模式在哪里?这一系列的问题,相信只有少数的政府部门有一个确定的思路和清晰的蓝图。动漫产业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小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其竞争力还比较弱,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因此在动漫产业发展初期,如何建立中国动漫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和产业模式,需要政府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加以扶持。

事实上,比起国外成熟的动漫产业,国内动漫产业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从原创、版权、融资、渠道到管理,各方面都需要提高。

但无疑,对国内动漫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求得生存。按照国际惯例,动漫产业并不靠播出版权赚钱,而常常在于衍生产品的开放和生产。在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影视播出的版权收益最多只占到制作成本的20%。中国也正在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下,学习和克隆西方动漫企业的商业模式。

上一篇:粤语与推普之争,文化宜多元共生 下一篇:变调的“世界工厂”与“廉价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