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与DGHAL术式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10 06:04:13

PPH与DGHAL术式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Ⅲ度混合痔患者8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PPH术式治疗,实验组接受DGHAL术式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4h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24h时VAS评分明显较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随访期间复发率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关键词:PPH;DGHAL;Ⅲ度混合痔;临床效果

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对于Ⅰ、Ⅱ度痔一般采取保守治疗,而对于Ⅲ、Ⅳ度痔则首选手术疗法。混合痔是多发性内痔或环状内痔的晚期阶段,手术处理破坏正常的解剖结构,如处理不当可导致失禁、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我院观察了PPH与DGHAL术式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Ⅲ度混合痔患者86例纳入本研究,均可见异物环状突出,排便后加重,难以完全回纳,间断性大便带血,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关于Ⅲ度混合痔的诊断标准[1]。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8~75岁,平均(46.74±5.26)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27±1.25)年。

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6.57±5.33)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52±1.30)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清洁灌肠,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在骶管麻醉状态下接受手术。术后控制大便24h,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5d。

对照组患者接受PPH术式治疗,在反复扩肛后置入扩肛器并固定。置入缝扎器,分别于齿线上3cm和1cm处直肠黏膜下缝合2个黏膜荷包。女性患者需进行阴道内指诊,以确认阴道后壁未被缝入。置入吻合器旋紧并击发,取出吻合器后缝合吻合口[2]。

实验组患者接受DGHAL术式治疗,扩肛后置入一次性多普勒超声探头,在齿状线上约3cm处沿肛管直肠纵轴顺时针缓慢转动,观察显示屏示波线和声音变化。提示动脉搏动时,根据所提示的血管深度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8字缝扎。如显示屏动脉搏动波消失,提示缝扎成功。同法缝扎3、7、11点三处痔上动脉[3]。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h时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4]。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性。

1.3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24h时VAS评分明显较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随访期间复发率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3 讨论

目前,学术界对痔的形成存在着多种理论,对Ⅲ度混合痔的理想治疗方案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5]。

PPH术式是基于肛垫理论的一种新术式,通过切断浅表痔动脉以阻断肛垫的血液供给,减轻黏膜脱垂。但PPH术并未减少直肠肛管血管丛的血液供给,也未切除痔本身,仅将脱垂痔重新复位,环状切除了齿线上黏膜及黏膜下层,还原了肛垫的正常解剖位置,重现肛垫的生理功能。

DGHAL术式是通过超声多普勒探头经结扎痔动脉,阻断痔内的血液供给途径,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等优点[6]。本研究中接受DGHAL术式治疗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PPH术式治疗者,提示DGHAL术式创伤更小。DGHAL术式治疗者术后发生创面水肿1例、坠胀感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PPH术式治疗者术后发生创面水肿4例、坠胀感3例、尿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提示DGHAL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随访18个月期间,PPH术式治疗者未见复发,DGHAL术式治疗者复发4例,提示DGHAL术式术后复发率更高。

综上所述,DGHAL术式用于治疗Ⅲ度混合痔具有疼痛轻微、并发症少等优越性,但存在术后易复发的缺陷,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酌情选择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直肠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

[2]陈帆,张力,罗湛滨.PPH术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远期疗效的对照研究(附130例报告)[J].结直肠外科,2010,16(6):340-341.

[3]唐迎春,董晓妮,胡汉平.PPH与DGHAL术式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比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6):755-758.

[4]史俊,陈平,李俊.PPH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3):62-64.

[5]范荣钢,查明,张宣.吻合器痔上黏膜环行切除钉合术治疗混合痔126例临床观察及分析[J].安徽医药,2010,14(11):1315-1316.

[6]王善超,赵昂之.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结合保留齿状线痔切除术治疗环形混合痔[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2):151-153.编辑/王敏

上一篇:子宫颈糜烂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中医儿科的特色优势及对疾病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