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10-27 07:27:21

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观察及护理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胰腺解剖部位深在及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75%患者已属晚期,病情进展迅速,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居高不下[1],因此化疗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联合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使部分病情得以缓解。本文收集了2008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33例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毒副反应的观察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3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在60~76岁,中位年龄68岁,所有患者经增强CT及肿瘤标记物检查证实,其中肝转移13例,肺转移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9例,骨转移2例,同时存在肝肺转移3例。入选患者化疗前增强CT检查均提示存在可测量病灶,行为状况评分(PS)≤2,预计生存期≤6个月,均未接受过手术或放射治疗,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正常。

1.2方法 采用第1 d丝裂霉素1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点滴,同时第1,8,29,36 d氟尿嘧啶60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点滴,第1,29 d阿霉素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点滴,36 d为1疗程,第九周重复。

1.3不良反应评价 不良反应按抗肿瘤药物毒性分级(NCI-CTC)标准分级[2]。

2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心肌毒性、消化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多数为1~2级。骨髓抑制明显,63.6%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未出现粒细胞缺乏。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及腹泻。心肌毒性主要表现为短暂的心电图异常,如心动过速、期前收缩、S-T段升高、心律不齐、T波异常等,是阿霉素的最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但化疗间歇期或停止化疗后可逐渐缓解,观察病例未出现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衰竭,见表1。

3观察与护理

3.1化疗前健康教育 晚期癌症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紧张、害怕,对治疗信心不足,对医生护士不信任。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治疗顺利进行至关重要[3]。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让患者了解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及对策,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消除患者对化疗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治疗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耐心、细心地与患者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3.2用药指导 患者入院后准确地测量其身高、体重质量指数,根据体表面积核准用药量。药物配制要有专人负责,严格掌握药物的配制方法及药物的浓度,正确溶解和稀释药物,现配现用。静脉输注时选择粗、直的大血管,避开肘关节、足背等活动部位,以防外渗。按医嘱匀速滴注,输液过快可出现输液肢体发麻,一般减慢输液速度症状能得到缓解,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血常规。

3.3饮食指导 化疗期间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合理搭配糖类、脂肪及维生素等食物。饮水>1000 mL/d。避免食用辛辣、酸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粗硬食物摄入。禁忌烟酒及辛辣、燥热、刺激性、高脂肪饮食。

3.4骨髓抑制的观察及护理 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均可引起骨髓抑制,导致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下降及贫血,作为机体重要防御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患者并发感染、发热的最主要因素,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常规变化,对于白细胞减少者,观察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以防继发感染。密切监测血常规,按医嘱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同时观察G-CsF药物可能出现发热、鼻塞、肌肉骨骼酸痛等感冒样症状,反应重者可予以非甾体类药物对症处理。每日病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保持呼吸道、泌尿道及肛周皮肤清洁,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粒细胞缺乏患者需入住层流病房。

3.5心肌毒性的观察及护理 丝裂霉素与阿霉素同时应用可增加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及心衰,心衰衰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出汗及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尿少、低血压、嗜睡、烦躁、神智错乱等。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口唇,面色,精神状况,观察血压的变化,准确记出人量,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吸氧,一般采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流量2~4/rain,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对氧气的利用率,严格按照时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心率失常主要表现为短暂的心电图异常,如心动过速、期前收缩、S-T段升高、心律不齐、T波异常等[4],应停用阿霉素,给予心电监护,必要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复律。

3.6消化道反应的观察护理 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增殖旺盛,故对化疗药物极为敏感,常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5],化疗期间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刺激小、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饮食。大量饮水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如果出现口腔黏膜炎,需进行口腔护理,饭前饭后用温开水漱口,出现腹泻者,需查粪常规及隐血,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给予蒙脱石等药物止泻。继发感染者予以抗感染药物处理。注意皮肤、肛周的护理。

3.7脱发的护理 应用化疗药物后导致患者脱发,个人形象的改变极易导致患者心理障碍,向患者说明脱发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化疗停止后头发会自然长出。一旦发生脱发,注意头部防晒,避免用刺激性洗发液。同时可建议女患者戴假发或帽子,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刺激。

4讨论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属晚期,丧失手术切除机会,联合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是治疗晚期胰腺癌最有效的3种活性药物,阿霉素主要通过影响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氟尿嘧啶在体内先转变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丝裂霉素与肿瘤细胞的DNA结合,形成双链DNA交联,抑制DNA复制,从而显示抗肿瘤效果。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降低单药用药剂量,减少毒副作用。本研究采用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治疗3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经过积极合理的护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心肌毒性反应,脱发,所有不良反应均为I~Ⅲ级,经过处理后均缓解。可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较多,给患者在疾病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所以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早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尤其应注意表阿霉素对心脏的不良反应,早期发现心脏衰竭及各类心律失常,遵医嘱按时按量应用保护心脏的药物,将毒性反应降到最低,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因此在化疗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程合,倪泉兴.胰腺癌经动脉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6):478-483

[2]蔡凤丹.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2):9-11.

[3]于亚平.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J].现代肿瘤杂志,2006,14(12):1628-1630.

[4]李红,张玲.肿瘤患者的化疗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2):2128-2129.

上一篇:农九师168团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流行病学... 下一篇:子宫颈糜烂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