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师文学素养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10 02:54:21

提高幼师文学素养的几点思考

【摘 要】幼儿文学培养的现状和培养幼师文学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文学素养 激发兴趣

一、幼儿师范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内涵

幼儿文学素养是一个人在语言文字方面所达到的一定的水平,通常表现在言语、举止和写作,以及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等方面。未来的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未来教学中所具备的文学及文化知识结构及程度。一般认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一定的幼儿文学理论。(二)了解一定的文学常识。(三)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四)养成文学阅读的习惯。(五)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师生,一名能胜任现代幼儿教育的教师,在文学知识掌握能力上,应该具有广阔的幼儿文学阅读视野,并善于在阅读中主动培养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在文学知识的分析运用的能力方面,应该具有良好的幼儿文学审美鉴赏和必要的改编创作能力;在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技能方面,应该具有幼儿文学朗读、讲述、表演指导以及组织教学的能力。

二、幼儿文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幼师生文学起点低,知识基础差,文学素养薄弱,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效率低下。

幼师学生在幼儿文学教学中突出表现就是对幼儿文学的学习兴趣欠缺,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是上课搞其他的动作,玩手机,做手工,屡禁不绝。教师简单粗暴的强制学生听课,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究其原因是,幼儿文学理论枯燥无味,知识点繁多。就是文学作品也是幼儿情趣的作品,学生多是离开童年近十年,童心多泯灭了。自然对幼儿文学作品失去兴趣。因此要提高幼师生的幼儿文学素养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幼儿文学的学习兴趣,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

二、幼儿文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切实提高幼儿文学教学效果,问课堂要效率

学生学起来没有趣味,很大原因归结到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缺乏趣味性。

文学知识是枯燥的,教师可以将文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结合学生身边感兴趣的身边的事来分析讨论,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将幼儿文学文化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幼师职业教学中,学生对舞蹈、美术、手工、音乐课的兴趣程度普遍要比文化课的兴趣要高。幼儿文学教师教学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平时将教学活动置于专业背景之中,在职业生涯的引领下,激发学生学习幼儿文学课的兴趣,把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引进多媒体教学幼儿文学,激发学习兴趣,能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它凭借着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特点成为革新“教学模式单一、教法学法刻板、效果少慢差费”的传统幼儿文学讲堂的一剂“良药”,促使幼儿文学教学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高科技化趋势,增强了教学的情趣和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效率。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通过多媒体课件声光影视效果,让幼儿文学的概说、幼儿文学的特点、幼儿文学的发展历史等章节更加精炼直观,各个时期的作家简介以声音和图片形式展现,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兴奋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杨红樱这么漂亮,郑渊洁那么帅气,还那么有才华呀!”这些兴奋的信息显然是以前用传统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以前学生上文学课就做手工,爱听不听的情况基本上得以改变。

幼儿文学中文学作品的展示和阅读教学在引进多媒体教学更能凸显兴趣教学的优越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空前的,以前学生学习主要是靠朗读,这些浅显的儿童文学作品光靠读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作品的选读的作品大多是经典文学作品。如儿歌教学中的儿歌《雁雁排成队》《妞妞扭牛》《四和十》等多在开放的网络有儿童编演的视频,下载整编成教学视频,学生在配好乐的视频中,边看边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他们上课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有趣童年,好多同学还想起儿时唱过的儿歌,脸上洋溢着天真活泼,多媒体视频唤醒了她们的童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童年更有趣的呢?

当然,在幼儿故事、童话、儿童剧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更加显示出激趣教学的优势。

为什么引进多媒体教学幼儿文学在激发学习兴趣上是再好不过的手段了呢?因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也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这绝不是一台录音机、几张幻灯片所能够比拟的,它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视、听觉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激活学习的内因。尤其针对基础知识较差,文学底子较薄,对于直接感知的内容掌握较快,对于要求思考和理解的知识掌握较慢的幼师学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免去教师许多无谓的唇舌之苦。

多媒体课堂中实施幼儿文学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以往幼儿文学教学“听、读、背”的单调、枯燥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网络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尤其有利于文学素养的培养

网络学习空间所具有的开放性打破了课堂空间条件约束的限制,再加上学习过程的交互性,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同传统现代教学媒介相比,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改变固定、单向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良好的学习兴趣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力量,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在推动力。

现在的幼师学生都有手机上网。比如上幼儿图画故事,就是要求同学们将选读的故事改编成图画故事,两节课就创作好,或者先布置好,一周后进行评比,将色彩线条、故事连贯表现好的图画拍成图片挂在我在qq群空间设立的学生作品展示栏目。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被挑中作品的学生仿佛是发表了大作品一样开心。在我的qq空间建立学生的群,学生作品在空间被转发评论,交互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个人不怕累,怕的是累后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谁还有兴趣去做事情。我大面积的鼓励挑选入网的作品,对学生学习幼儿文学起到了意外的效果,学生绘画技能、语言表现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外表演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五)幼儿文学中选编大量的幼儿故事和幼儿剧,开展以班级讲故事比赛和幼儿剧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这两个模块文学兴趣的好手段

就拿幼儿剧《小熊拔牙》为例。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表演竞赛,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参与进编演的角色中,分角色,记台词,道具的准备,学生都很积极,因为人人都有角色,人人都有表演的欲望,老师就是总导演。三周课内课外都在准备,经过老师学生自导自演的儿童剧就像模像样地登台演出了,学生在准备阶段就获得极大的乐趣和技能的提高,是传统课堂教学几个月才能获得的教学效果。表演短剧,调动学习幼儿文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幼儿文学的学习更是如此。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六)幼儿文学教学中穿插多种多样的竞赛,开放性考查考试形式,调动学习文学的兴趣

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中穿插演讲、幼儿诗歌朗诵、讲故事等形式的比赛、创作幼儿文学作品比赛。课堂内外的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样最大限度的将学生潜意识和显意识协调起来,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鼓励发挥,更鼓励创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期末考试不按传统的考试形式,采用朗诵、讲故事或者幼儿戏剧排演的形式来决定考试成绩,以带动文学素养中读写讲演的多种能力。

总之,尝试多手段激趣教学,放弃乏味的教学课堂,对幼师幼儿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一篇:高校国际学术会议筹备与举办实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