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时间:2022-08-10 06:58:01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15-01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后,笔者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思索,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绩,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45分钟之内,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本文从个人自身的教育实践简要谈谈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 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紧扣历史教材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高考的依据。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所以说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可以重点研读课程标准本体部分的陈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对学生要求的不同,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钻研教学内容,要把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吃透教材,才能为更好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二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从“演讲者”的角色过渡到“聆听者”的角色,从塑造学生到引导学生。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加大了。教师应该做课程的引导者,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地成为课堂的开发者。一堂好的教学课,不是讲的越多就越好,而是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肩负着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创新的义务。只有对老师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新课改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正确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那么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都有哪些呢?

1.利用身边的资源,体现历史的丰富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报刊、文学作品等不同类型的物质资源,充分体现历史的多样性。如我们生活的城市周围有哪些文物古迹,利用节假日实地考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自身素质,展现历史的生动性

一节课成功的好坏不在于教师教的怎样,而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艺术是让学生喜欢历史课的首要因素。教师的情绪感染着学生,如果上课“一言堂”,毫无生气,学生也会死气沉沉、毫无兴趣。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注意个人的积累和修养,多读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调动学习兴趣

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教师能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可增强授课的生动性,又容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手段有着其自身突出的优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认真研究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意图,还要科学地使用多媒体;并将其与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直观形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四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发扬个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

五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重新认识,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研究,它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更为理性的分析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更趋于优化,从而使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总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积极主动地学,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立足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学会学。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研究与实... 下一篇: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