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写在公民脸上

时间:2022-08-10 05:18:41

国家形象写在公民脸上

近来,国务院新闻办组织摄制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国内外引起不少关注。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国家公关的名义,如此自信而全面地把镜头对准自己。由此,也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国家形象、国民形象,乃至政府官员形象的探讨与思索。

国家“脸谱”离不开

国民形象塑造

国家形象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从一个方面体现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而一个个具体的国民形象就是国家形象在国际上展示的色彩斑斓的“脸谱”。

国家形象离不开国民形象塑造。国民形象指一国国民对另一国国民的印象、认识与了解,它产生于国民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沟通、接触和交流。国民形象的特点不仅反映一国民众对另一国民众的认识程度,同时也折射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

目前,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外国人进入中国和中国人走出国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民个体就不再仅仅代表他个人,而具有了某种国家色彩,其行为也就更多地折射出国家的形象。

以公民出国旅游为例。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公民出国旅游可以使旅游“输出国”和目的地国家的公民产生近距离的接触,并使之获得第一印象。然而,近距离接触有可能产生“美”,也有可能把“丑”的东西无限放大;第一印象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不完全真实,或者是以偏概全。比如我国公民在国外遵纪守法、文明礼让、言行得体,当地公民就会对中国人产生良好印象,进而在心目中将中国“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特质加以放大;如果我国公民在国外肆意妄为,以暴发户的心态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或者随地吐痰、大声喧哗,言行失范,人们便会对中国人产生恶劣印象,进而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尽管一部分人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或全体国民。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扭转和改变,为此国家形象改善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和更高的成本。

与一般的个体行为不同,涉外公民行为更多地带有国家色彩。无论我们的公民来自哪座城市,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只要走出国门,他都是“中国人”;无论其出国旅游的目的有多么的不同,多么的私人化,只要走出国门,他就是国家的形象使者。这就使个体与国家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国民形象也就成为国家形象诸要素中的一环。

一个国家“脸谱”无论如何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具体的脸,因为,脸上有表情,脸上有戏,脸上有微笑与冷漠,脸上有悲喜与好恶;脸上有文明与落后的封印,脸上有百年命运碾过的痕迹,脸上有真实或虚伪的生活。他们展示一个国家的国民存在感,他们源自个人,却映照全体。

每一个人都是“国家形象大使”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形象大使”。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段幸福的生活、一颗保有尊严的心,比数字与产品更能打动人,更能将隔膜化解,更能塑造生动、全息的国家形象。

记得总理出访韩国时,曾语重心长地寄语中国驻韩使馆和华人华侨及留学生代表:“一个国家需要强大,除靠经济和民生的改善之外,还要靠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国人要无论走到哪里,都令人感到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和文明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佩服和景仰,这就是国家的形象。”从总理寄语里,我们不难看出,国人走出国门,形象问题至关重要。

形象问题实质是个素质问题、习惯问题,一些国人在国外形象不佳,很重要的原因是素质低下、缺乏道德修养造成的。提升文明素质,树立良好国民形象,重点在修养,关键在教育。

第一,要通过多层次教育提升国民形象。第一层次是政府机构要加强提升国民形象重要性的宣传,并有计划地制定实施国民形象全民教育培训;第二层次由各地基层机构,如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基层管理单位牵头,组织美育专家、礼仪讲师等专业人员阶段性地开展形象礼仪培训,增强日常涉外行为中的礼仪规范;第三层次是非政府组织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强大作用,加强提升国民形象的公益宣传和社会教育培训。

第二,要注重良好国民形象的日常养成。良好国民形象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当作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切忌功利性、表面化、搞运动,而要时时刻刻、与时俱进地抓规范,抓教育。同时,要更加注重传承,从娃娃抓起,的行为规范方面进行灌输和教育。

第三,要用有效方法引导国民形象。要求一个不懂礼仪规范的人,跨出国门便成为谦谦君子是不可能的。不可否认,国人在国外出丑,也有一些是不太了解国外日常的行为规范和约定俗成,因而做出了一些不文明的举动,这就要求我们不只要提要求,还要教方法,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记得外交部官方网站有个《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对公民出国后的一些细节问题给予了特别提醒,诸如:“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循正当途径解决,不要采取贿赂等不合法方式”……这个《指南》就更加注重引导式教育,让人觉得实用、体贴。

维护国家形象,官员责任更大

维护国家形象,人人有责,而官员的责任更大。因为,政府官员比普通公民更具影响力和示范性。

第一,政府官员形象是国民形象的重要代表。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往往从中国政府官员身上直观地看中国。政府官员如果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表现,更容易造成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负面评价,甚至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树立良好的政府官员形象,关键在于政府官员自身。外出政府官员应意识到,在外国人面前,政府官员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也代表了全体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在境言行,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注意待人接物的礼仪,遵守参观游览的准则,以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新风,做一个与我国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相称的文明使者。

第二,政府官员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把好国家形象关。前一段时间,《环球时报》曾组织过一次全球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最损害中国国家形象的是部分官员的,认为劣质产品和造假现象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形象的也占到44.66%。看来,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不仅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也关乎国家形象塑造。另外,外贸领域也是关乎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一些官员急功近利,满足于“对外贸易”的眼前政绩而疏于管理,使一些伪劣商品流向海外市场,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声誉。比如一些边贸市场,商品良莠不齐,质量无人敢打保票。对于这类不规范的外贸行为,如不及时采取淘汰措施,必然会造成“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负面影响。

第三,政府官员多在外国媒体上发出有利于国家形象的声音。我们的一些官员遇到外国媒体时,就感到紧张,怕说错话,因而唯恐避之不及。事实上,要让更多的外国人听到中国的声音,离不开外国媒体的传播。这就要求中国官员改变心态,提高对外沟通的水平,敢于主动接受外国媒体的采访,积极对外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责编:谭震

上一篇:军队领导干部要善于同媒体打交道 下一篇:讲道理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