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如何积极推进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时间:2022-08-09 11:35:19

浅谈高校如何积极推进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摘 要:当前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充分认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毕业时不仅取得学历证书,同时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促使高校应积极推进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关键词:高校;职业资格;鉴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23-01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当前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充分认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兼有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技能人才,实现学生院校的共同发展。

一、政策支持、领导重视,为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在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资格认证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引导着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1993年10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其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都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基本法律的角度确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使我国人力资源的资格认证体系开始得到根本改造。

领导重视是积极推动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从学校到各二级教学单位,都要把推动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与学生日常教学和高比率高质量就业工作相关联,成立专门的指导和管理委员会。其次是制定规章制度,健全激励机制,严格落实责任,教学单位相互配合、密切协作,这就是从认识上、制度上和政策上,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广泛宣传,为职业资格鉴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针对在校学生对职业资格鉴定了解甚少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认识,特别市提高学生对职业资格考试的认知度,学生的认知是推进此项工作的关键。一是利用宣传展板、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等媒体向学生宣传技能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宣传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宣传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政策,宣传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引导学生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二是鉴定工作开始前,进行全面、彻底的宣传动员工作。制作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专题文件,下发到各教学单位,并以会议形式和学生面对面进行宣讲,明确职业技能标准,讲清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意义、目的以及与就业的关系,使学生对职业资格鉴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三是利用政策提高学生报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首先是把获取证书作为评选优秀和先进的一项加分指标。其次是把职业资格证书与教学计划中相应的专业课程挂钩,鼓励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后可免考相应的专业课程,并以优良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三、加强管理,确保职业资格鉴定工作质量

职业资格鉴定的质量问题,关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社会信誉,关乎政府的社会形象,更关乎学生的素质。所以,抓好职业资格鉴定的质量是至关重要,也是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一是国家从宏观上对职业资格鉴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科学。二是加强考评、考务人员队伍建设,对从事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管理人员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培训,取得管理人员资质,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大的提高,保证了职业技能工作开展的严谨和规范。三是抓好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制度建设,要从建立健全职业资格鉴定各项管理制度入手,制定职业资格鉴定管理办法、鉴定工作流程,健全各种基础资料,并登记造册,确保从报名、培训、图像采集、鉴定到最后的发证均有章可循。四是严格考务管理,真正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首先在考核前对所有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考前培训,熟悉考场和工作职责。鉴定考试过程中,必须坚持鉴定标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禁止考试作弊,从根本上端正考风。其次要严格试卷接收、保管、发放和领取的保密制度及相应手续依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考核鉴定规程,按考核工作程序规范操作。

总之,在高校推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人才目标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都有极大地促进和深远的意义。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自觉性,使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步入健康、有序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吕殿亮.浅议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5,(2).

[2]张少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院校的“四个促进”[J].中国培训,2011,(12).

上一篇:浅析民办院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思考 下一篇:加拿大和美国的双语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