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教育Q&A

时间:2022-08-09 10:02:33

宝宝教育Q&A

爱听故事,但语言发展不好

Q:我儿子3岁。他从幼儿园回来后,总要让我讲许多故事。但他到现在说话还不是很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和其他小朋友比起来要差一些。每次他要某件东西时,如果不会表达,就做一些手势,或只说事物的某个特征来表示。我该如何培养他?

山西小李

A:孩子爱听故事是个好习惯。但如果只是听,而且一次要听很多故事,受益不会太大,孩子可能并没有理解故事内容。

你的孩子已经3岁,仍经常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说话还不清楚,要赶紧训练了。可以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对他进行训练:

激将法。他要听故事,你就说:“你说给妈妈听:‘我要妈妈讲故事’,我就给你讲。”如果他不说,你可以重复三五次:“妈妈讲故事。”他说了这句话,你就给他讲。

和孩子共读。翻到一页就停住,让他说说上面画的是什么。然后,你讲给他听这一页说的是什么事情,让他学说。由于他过去只是听故事,自己不说,所以一开始他很可能不说就要往下翻。没关系,你就继续往下翻,但每翻一页,你都要求他学说,能说上一两个词就可以了,慢慢地再提高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很有耐心。

丰富他的生活。你可以今天和孩子一起读故事书,学说话;明天让他看动画片;后天带他去超市购物,听别人说话等等。这样做既丰富了孩子的生活,又训练了语言。

把他的意愿说出来。当孩子用肢体语言表达个人意愿时,你可以把他的肢体语言翻译成口头语言说给他听,让他复述主要的字。比如他想吃糖,用手指着放糖的柜子,你就对他说:“你想吃糖是吗?说出来,妈妈给你拿。”只要他说一两个字就给他糖吃。

说说绕口令。孩子喜欢听故事,说明他对语音很敏感。绕口令是一种短小、有韵律的儿歌,听起来很有意思,他可能会喜欢的,你可以利用它作教材来训练孩子说话。可以买一本绕口令的书。

当孩子的语言有一点进步的时候,你就要大力表扬,激发他学习的热情。

高兴极了就发狂

Q:我儿子4岁。他看书时,每次都能静静地看上二三十分钟。每次新书一到,他都要让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点着教他读,所以认了不少字。可是他一玩高兴了就发狂,有时推人一把,或把东西乱扔,特别高兴时还叫着“好痒好痒啊”,并且全身都在拱。幼儿园小朋友说他老推人,都不敢跟他玩。为这事我们没少打他,可他总也改不了。请问这种行为正常吗?

湖南小曹

A:孩子过度兴奋,以致乱扔东西、推人,这是激烈情绪的表现。原因主要有:一是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情绪,二是不懂得社会规则,三是多次被打使他“学有榜样”。

减轻或纠正这种行为,可以试着这样做:

*教孩子宣泄情绪的方法,比如捶打枕头,大声唱歌,到院子里跑步,把积木投到容器(大罐头瓶、塑料盆等)里听响声,或者带他到街上玩,使他激烈的情绪平息下来。

*利用他爱看书的特点,讲相关的故事。比如小朋友要友好相处,谁要是打小朋友,大家就都不喜欢他了,让他从中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交往规则。这比抽象的说教更有效。

*和幼儿园老师交流一下,把孩子的特点告诉老师,让老师注意孩子的情绪表现,把过激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比如,把孩子领出门,单独给他讲点道理。或者让他帮老师拿教具、摆椅子,离开容易使他激动的现场等。

*表扬他好的行为。如果有一天孩子能够和小朋友玩较长时间,你就表扬他,让他知道对错。千万不要打他,否则他更分不清是非对错了:妈妈叫我不要打人推人,她怎么还打我?爸爸可以打我,我也可以打人呀。

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

Q:我女儿4岁半。她聪明活泼,一直让我们引以为豪。但这半年来,她经常把幼儿园玩具上的零件、小朋友的头花等带回家。告诉她这样做不对,她答应得挺好,可没过几天,老师说她还去小朋友装衣服的柜子里翻,发现她喜欢的就放到自己柜子里。其实这些东西我们都会给她买,但她还要拿别人的,还说别人也拿了。我和老师共同教育过她,但没什么效果。怎么办才好?

黑龙江小孟

A:把别人东西拿回家的行为在四五岁孩子身上是很常见的。儿童的这种行为与成年人的小偷小摸行为完全不是一回事。4岁半的孩子对于东西的归属及占有权问题还不完全懂,所以不能将她的这种行为视为道德上的问题。

出现这种行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她对所拿东西的喜爱程度超过了你给她讲过的“道理”。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她顾不上想“不能拿”的道理,况且这些道理对她来说太“深奥”。第二,她可能喜欢看你们惊慌失措的样子。当你发现她带东西回家时,一定既“惊慌”,又对她“说教”,表现得很夸张,她感觉很“逗乐”。而且你们又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她一顿,她认个错(其实根本就没认识到错)就完了。第三,可能是受好奇心驱使。她拿的一定是她感觉新奇,而自己又没有的东西。

怎么办呢?

*首先在你的意识里,不要把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和成人的小偷小摸等同起来。他们的占有只是想“拥有”,并没意识到这种行为损害了谁,而成人的偷、拿很显然是损人利己。随着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验的增加,孩子会改变这种行为的。

*道理要讲,但不是只在发现问题以后讲,平时也要讲。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来讲道理,内容要浅显,适合她这个年龄。关键是让她形成习惯,而不是事后惩罚。

*在家可以做情景模拟游戏。比如你们偷偷地将她最喜欢的东西(如头花、玩具等)拿起来。她发现后,一定会着急要回来。这时你再对她进行换位教育,让她知道拿别人东西的坏处。不要过分批评,好像她犯了见不得人的错误似的。如果给她上纲上线,她会委屈而哭,但不是哭自己错了,而是哭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

*如果她衣服上有口袋,最好暂时把它缝合。孩子往往把拿的东西放在口袋里,以腾出双手来玩。没有口袋,也可以防止出现“私拿”行为。

茅于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儿童心理学家。

上一篇:心智成长Q&A 下一篇:他不愿意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