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助学政策的建议

时间:2022-08-09 09:42:53

关于完善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助学政策的建议

近年来,各地技工院校积极落实中央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能扶贫千校行动计划,从对口帮扶地区招收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施全日制技工教育。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在对贫困家庭学生学习技能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助学政策。

一、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助学政策现状

从国家政策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出: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

从地方政策看,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扶贫开发办公室《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推动每个有就读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往届贫困学生免费接受技工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原有免学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免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在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生活费补助。

无论国家还是地方,都高度重视对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的助学政策,这些助学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技能扶贫千校行动计划的开展,有效地帮助了贫困学生专心学习、掌握技能,最终实现“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但这些政策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政策的基本原则不够明确,政策导向性不足;二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内容较为分散,层次不够分明;三是政策实施的精准程度和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明确对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助学的基本原则

1.精准助学

对贫困学生的助学政策支持,应遵循“精准助学”的原则。助学政策实施的对象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要进一步提高助学的精准程度,还应注重分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特点,以及考虑不同地区情况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助学政策,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2.适度合理

对贫困学生的助学政策支持,应遵循“适度合理”的原则。助学政策既要能够支持学生完成学习,同时也不宜大包大揽,避免贫困学生形成“等、靠、要”的心态。在对贫困学生实施免学费及助学补贴等普惠政策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面向贫困生就读技工院校的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奖学金政策,着重培养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以及回报社会的意识,激励学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分类分级

对贫困学生的助学政策支持,应遵循“分类分级”的原则。分类是将助学措施分为学杂费减免、助学补贴、助学贷款、学习奖励以及勤工俭学等五个类别,根据不同类别分别制定政策。分级则是将助学政策分为中央、省市、学校三个不同层级,不同层级的政策各有侧重,避免重复交叉,形成层级分明、相互配合的政策体系。

4.共同分担

对贫困学生的助学政策支持,应遵循“共同分担”的原则。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期间的费用由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分担,政府负担学费免除、国家助学金及基本助学补贴方面的费用,鼓励社会爱心企业或个人设立奖学金及助学基金,学校减免贫困学生杂费,设立临时困难补助及勤工俭学岗位,贫困学生家庭承担部分学习、生活费用。

三、完善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助学政策的建议

1.实施更加精准的助学政策

在实践中,同为建档立卡的受助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及经济条件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困难程度也可能不一样。建议在助学补贴方面,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实施更加精准的识别,根据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人口数量、人均收入、困难程度等条件区分补贴标准等级,实行差别化的助学政策,加大对特别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助学政策实施的精准程度。

另外,考虑到受帮扶地区往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学生来往家乡及学校的交通费可能是不小的负担这个情况,因此,建议根据受帮扶地区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以及每学年假期往返的次数,对来自于不同地区的贫困学生给予适当的交通补贴。

2.进一步完善助学政策体系

(1)区分层级健全助学政策体系。国家层面上,主要是确定贫困学生助学政策的基本原则、指导意见,制定免学费政策、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政策;省市层面上,主要制定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等助学补贴政策;学校层面上,主要制定杂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校内勤工俭学政策,制定企业或个人奖学金、助学基金管理办法。

(2)区分类别完善助学政策体系。第一类是学杂费减免,国家及各地已明确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免学费政策,免学费已成为支持贫困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措施,除学费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其他杂费还有教材费、实训服装费、水电费、保险费等,这些杂费建议按照前述的基本原则合理适度减免。第二类是助学补贴,如助学金、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等,技工院校国家助学金制度已于2012年秋季起实施,覆盖范围也逐步扩大,并且各地也陆续出台了给予贫困学生就读技工院校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补贴的政策,明确了补贴标准。第三类是助学贷款,作为一项基本助学政策,面向贫困学生入x技工院校的助学贷款政策目前仍暂付阙如,事实上贫困学生入读技工学校,完成全日制技能教育,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仅仅靠政府助学或个人负担,无疑都会带来较大的压力,也不利于技能脱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参照现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助学贷款的做法,增加面向全日制技工院校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政策,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助学贷款解决部分学习、生活费用的不足,就业后以个人收入逐步偿还;第四类是学习奖励,面向贫困学生设立奖学金制度。第五类是勤工俭学,要重点解决校内勤工俭学时间受限、报酬偏低的问题,同时鼓励社会爱心企业增加校外勤工俭学岗位。

3.由直接补贴变为间接补贴

(1)“帮穷帮困不帮懒”。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向学有余力的贫困学生开放,变部分直接补贴为间接补助,除了免除学杂费以及保障基本的生活费补贴外,其余的补助,由统一发放补贴的方式改为根据学生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补贴的方式。此举既可以使贫困学生通过劳动获得补贴,更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

(2)“奖勤奖先不奖后”。面向贫困学生设立奖学金制度,对品学兼优、奋发上进、成绩优异的优秀贫困学生进行奖励,激励贫困学生认真学习、努力成才,扎实掌握一技之长以实现最终脱贫的目的。

4.促进多元化社会助学

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对贫困学生的助学,对热心参与贫困生助学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其一,鼓励企业或个人设立奖学金或助学基金,明确资助对象和条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助学力度。其二,鼓励企业提供校外兼职工作岗位,贫困学生利用学余时间到这些岗位上工作,企业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合理的报酬。其三,鼓励校企共同设立冠名班,以“招生即招工”的方式招收贫困学生,按照新型学徒制的形式培养技能型人才,学生入学后,既是在校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准员工,企业按照准员工的身份发放一定的工资,支持学生完成学习,毕业后即在设立冠名班的企业就业。

(作者单位: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玩而有得” 下一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版式设计题答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