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时间:2022-08-09 06:02:55

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多媒体;

应用;利弊;分析;注意

事项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093―01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中,并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多媒体如果应用不当,在教学中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利弊进行探讨和反思。

一、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1.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无法亲身经历的事物,教师都是依赖于幼儿园教材,通过让幼儿听讲解或看图片来了解一些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缺乏现场感和生动性,而多媒体的应用则可以使这一现象有明显的改观。例如,在社会活动课“认识民族――新疆维吾尔族”中,内地的幼儿对维吾尔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缺少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新疆维吾尔族的影像资料,让幼儿能够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看到新疆的葡萄沟,能看到身着民族服装的新疆少女以及其颇具特色的舞蹈,还能真切地看到烤羊肉串的制作过程等。这不但从视觉、听觉上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氛围,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2.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随意控制多媒体,这给教师留下了更多的创意空间。教师还可以根据播放的内容适时提出问题,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和交流的机会,这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而且还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比如,故事“新龟兔赛跑”:兔子和乌龟比赛赛跑,兔子跑在前面,它看见小猪在地里浇水,可小猪在一旁睡着了,水把田埂冲破了,水流到外边去了。这时教师利用鼠标暂停画面,给幼儿一点时间,让幼儿想一想:小兔子会怎么办?幼儿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幼儿会说小兔子没有管,想当第一名向前跑了;有的幼儿会说小兔子帮小猪把田埂补好了,等等。此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幼儿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同时还给幼儿提供了交流的话题,不但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二、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应用中的弊端分析

1.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减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

陈鹤琴先生说过:“只有动手做,才能获得直接经验。”幼儿在动手做做、玩玩中发现知识、获得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内容的讲述,让幼儿了解了事物的特征,虽然思路清晰,但却是纸上谈兵,幼儿失去了动手操作和探索的机会。比如,在中班“认识三原色的变化”中,有教师将其做成课件,演示了颜色的变化过程,虽然简单明了、形象易懂,但目标性不强。这节课如果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实验,体会两种颜色混合后得到另一种颜色的过程,教学效果就会大大不同,这样幼儿得来的经验远比仅仅通过屏幕看到的结果印象更深刻。

2.过度依赖多媒体,忽略了幼儿对自然事物的真实体验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将自然界中、生活中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东西都做成课件,让幼儿通过电视或录音的形式感受它们的特点,这导致幼儿缺乏对自然事物的真实体验与感受。比如,在科学活动“认识春天”中,有的教师为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迎春花、桃花、小草发芽等春天的特征做成课件让幼儿观看,认识春天。像这种活动,教师其实可以直接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春天的特点,没有必要做成课件。

三、应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应用只是为了更直观、更清楚地阐述一个事物,更形象、更生动地讲述一个道理。如果过多地使用课件,幼儿只是观众,一看了之,这样非但不能体现教学效果,反而让幼儿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教学中的主导应该还是教师。

2.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替代真实的事物。多媒体课件虽然能真实、生动地反映自然界的事物,但它毕竟不能完全客观地体现事物的真实原貌,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让幼儿到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感知、发现,帮助幼儿从小培养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利和弊,积极学习和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运用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应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教学效果的提升。

上一篇:小学语文低年级段阅读教学策略 下一篇: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