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养成好习惯

时间:2022-08-09 02:06:07

用智慧养成好习惯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能力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习惯,自学

习惯是指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如《大戴礼记·保傅》中有“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的说法。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不仅对语文成绩的提高有好处,也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大有裨益。

一、积累的习惯

荀子《劝学》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清·孙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可见,积累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尤其是像语文这样没有明显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庞大的语言学科,更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方能显现水滴石穿之效。

积累的途径有四,其一是摘抄,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看到好的名言、警句、典故、故事和美文片段就及时摘抄整理下来,到了写作的时候,笔下的内容自然丰富生动、有文采。当然,学习时间宝贵,摘抄的对象,要经过斟酌筛选的,一定要是在写文章时可能会用到的。其二是背诵,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文学家从小就养成了背诵的好习惯,如作家巴金十二岁就能背诵《古文观止》。背诵可以增加我们内在的文化积淀,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其三是记忆,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对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意义和用法、文言实词、古诗文背诵片段的考查,这部分内容是离不开记忆的,这么繁复的内容,短时间是不可能记得扎实的,一定要在平时就勤学勤记。其四是训练,语文中有很多内容都是需要日常的练习,才能熟悉其中规律的,如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总之,唯有厚积方能薄发。

二、自学的习惯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会学习的人,唯有会学习的人才能不断的自我提升,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终身教育。养成自学的习惯,前提是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上的疑难。”学生在自学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不懂、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通过使用工具书解决这些问题。查找工具书,不仅可以解决自学中的困难问题,还兼具了解历史故事、字词来历,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等诸多好处。养成使用工具书自学的习惯,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的“自立”。高中阶段常备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成语小词典》等。其次,要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很多学生对于预习的重要性认识的不好,预习工作常常是敷衍了事。作为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预习的重要性,端正预习的态度。同时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预习的方法,如先通读,找出生字、生词、多音字等借助课文注释和字典加以注解;然后精读,感知课文主题、思想、层次,尝试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分析,尝试回答课后题;最后,搜集有关文学信息,如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等,并以此把握文章主旨,即“知人论世”。

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现代社会的信息流量明显增大,信息传播手段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大量信息涌入校园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这里面的信息参差不齐,对于青春期波动较大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通过校内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的课外阅读对象都来自于网络小说,类型多为穿越、玄幻等,还有很多人的课余时间都用于网络游戏,这种现象让人堪忧。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迫在眉睫。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讲课时,我常常渗透一些中外名篇的精彩片段,还要注意技巧,我尝试学习说书人的方法,留个悬念——“下回分解”,这样往往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在课下主动阅读。其次要帮助学生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很多学生不是没有阅读的习惯,只是不会选择阅读材料,不知道读什么,不妨介绍学生看一些余秋雨、梁衡、祝勇、李元洛、冯骥才等人的作品。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朗读、默读、跳读、精读等,如散文、诗歌适宜朗读;长篇小说适合跳读;短小的文章适合精读等。同时要指导学生读到精彩句子,要及时摘抄做好积累。还好秉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想法,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客观的看待书中的内容。第三,阅读要有选择。名家名作不胜枚举、浩如烟海,全部读下来,恐怕要用上一生的时间,高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因此阅读也要有选择。这种选择既要参考个人的阅读兴趣和喜好,也要分析阅读材料对于高中语文能力培养的影响大小。这时,教师要积极的帮助学生选择阅读对象,散文诗歌这样的短小的材料不必说,长篇的文章,可以介绍学生选取其中一些精彩章节来读。总之,课外阅读可以学习名家们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四、培养写作和书写习惯

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据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决定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一定要在平时就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只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其次要鼓励学生模仿名家名作,学习借鉴他们好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另外要在写作中培养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很多语文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批改试卷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字迹潦草的,面对这种看起来很困难的卷子,分数给的自然很低。还有些同学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等,写一些繁体字和生造简化字,这样的写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语文甚至其他科的成绩。因此写字的习惯必须规范,可以通过临字帖、钢笔字比赛等帮助他们把字写得漂亮;还可以通过优劣作业和试卷的展评,让他们在比较中取长补短。

有句话叫“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这也是教师最为重要的任务。当然,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有很多,因篇幅和能力有限,只列举这些,其他宝贵的习惯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发现。

上一篇:浅谈幼师“儿童画”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争做一名高中政治课创新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