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厚脸皮” ?莫急!

时间:2022-08-09 11:58:37

孩子嬉皮笑脸,不求上进,对父母或老师的批评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你有这样的孩子吗?别急,看完本文你就心中有数了。

培养羞耻感,重建自尊心

旗旗就读于学前班,前天将小伙伴的图画书撕破了,昨天又折断了同桌的铅笔……老师批评他,他却涎着脸满不在乎。

心理解析:旗旗之所以成了“厚脸皮”,缘于没有羞耻心。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羞耻心是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在3岁左右,如果他做了错事,或听到别人的斥责,就会产生羞愧感,出现脸红、低头或逃跑、躲藏等外部表情和行为动作;5岁左右,羞愧感不再体现在外表,而是向心灵深处转移,内心充溢着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感体验,出现自责、自谴之心;6岁以后,孩子羞耻心的发展更加明显,情感特征也愈加强化与成熟。

正常发育的孩子都是遵循这一规律的。为什么会有旗旗这类例外的孩子呢?不适当的家庭教育难辞其咎,如父母迁就袒护、错误的夸奖与赞扬等,使孩子正处于萌芽状态的认识意识发生偏差,致使羞耻心未能形成,或羞耻心淡薄,脸皮却越来越“厚”。

巧招化解:

调整家教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并实践符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言行,引发他的羞耻心。

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情境,以讲故事、做游戏、看影视节目等方法,向孩子揭示与灌输世间的是非、善恶与美丑,提高鉴赏力与识别力,诱导他逐渐从外部情感体验升华为自我否定的内在体验,以形成羞耻心。

允许孩子犯错,并给予说理与改正的机会,不可挖苦、讽刺、斥责、羞辱,甚至体罚,否则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进而磨掉他的羞耻心。

父母及家庭成员树立楷模,施以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强化孩子的羞耻心。

将自信的种子播入孩子的心田

旺旺已经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了,可他一直不求上进,考试排名总在最后。爸爸问他怎么老是当班上的“尾巴”,他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总有人要当尾巴嘛。”

心理解析:旺旺之所以破罐子破摔,在于丧失了自信心,失去了追求的目标,丢掉了上进的动力,对当“尾巴”习以为常。而自信心的丧失固然与生来的个性特点有关,但更多的还是诸多“负面”生活经历所造成的。比如父母呵护过度,事事包办代替,扩大了孩子的依赖心理,限制了独立性的发展,削减了处事的能力;父母出于虚荣心或补偿心理,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制定了过高的培养目标,使其在屡次受挫中产生失败感,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与其他孩子作不客观的横向比较,因而经常采取批评、训斥等贬抑性评价,使孩子心生“技不如人”的感觉,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巧招化解:

给孩子充分的爱,拥抱他、亲吻他、抚慰他。要知道,父母的爱是孩子获得自信心的最大源泉。

给予鼓励。从心理学看,鼓励是一种认可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对所取得成绩的奖励。比如孩子学画画,尽管是涂鸦之作,你还是要面带微笑地伸出拇指;再如孩子学唱一首歌,尽管跑腔走调,你还是要给他热情的掌声,这样他就会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不吝惜表扬。父母每天从孩子的日常行为中,提炼出一两件做得好的事情给予表扬,令孩子产生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信心。因为每个人都会从别人的肯定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孩子也一样。

将选择权交给孩子,如穿衬衫还是体恤,画硬笔画还是水彩画等,由孩子自主决定。目的是让孩子在一次次自我做主的同时,赢得建立自信的机会。

让孩子知荣知耻

幼儿园里评选好孩子,阳阳一连三次都榜上无名,小伙伴们戴着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又唱又跳,可阳阳正眼都不看一下,自顾自地玩着电动车,一脸漠然的表情。

心理解析:阳阳的表现属于缺乏荣誉感,而荣誉感与羞耻心、自尊心等个性特征又是一脉相承的。其成因与后果都有很多相通或类似之处。

巧招化解:

像在幼儿园那样,每星期在家里评选一次好孩子,如果评上了,就授予一朵小红花,增强荣誉对孩子的吸引力。

当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时,父母可举周围或邻居的优秀孩子为榜样,做“荣誉性地褒贬”,让孩子建立荣誉感。

带孩子参加英模表彰大会,在孩子室内粘贴英雄模范的照片。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与荣誉感强的伙伴交往。 ■

上一篇:催人奋进的单相思 下一篇:学会存钱,迈出家庭财务自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