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生体育教学方略

时间:2022-08-09 10:56:58

初中女生体育教学方略

摘 要:进入初中,女生就开始步入青春期,其生理、心理特征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尤其是到了初三,许多女生不好动,不喜欢上体育课。如何激发初中女生的体育兴趣,上好体育课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影响女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入手,探究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途径,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女生;体育课;兴趣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51-01

初中女生,特别是初三阶段的女生已全部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向成熟发展。在生理方面,此期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出现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等消极表现。

一、影响女生体育锻炼的因素

1、心理方面

中学阶段女生的心理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她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变得敏感,虽然其心理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是不成熟的因素还是比较多。一般情况下,中学女生在心理上开始偏向文静,不太喜欢动作幅度大的体育锻炼,同时她们还变得比较害羞、爱美。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除此之外,当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些孩子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所以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比较差,尤其是对女生来说,她们在体育课堂上怕苦、怕累、怕晒、怕摔。这些都会影响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

2、生理方面

对初中女生来说,她们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一般情况下,女生的肺活量都相对偏小,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功能无法完全满足剧烈运动的需求。在进行比较强烈的体育锻炼后往往会感到身体乏力,最终影响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体育课堂上她们一般表现为动作迟缓且协调能力较差,力量和速度跟不上,耐力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容易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最终会影响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培养女生体育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1、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中学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中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学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殊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尤其对中学女生来说,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她们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一些女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体育锻炼项目来进行,比如说乒乓球、健美操、舞蹈等。这些教学课程对女生来说力量要求不是很大,学生在进行锻炼时不用耗费过多的体力,同时在这样的锻炼中能够满足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她们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锻炼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能够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方法,形成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带给她们的乐趣和好处,长期在这样的锻炼中学生不仅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还有助于她们的生活和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2、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

培养中学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师生相互尊重,在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中,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投入到体育课中来,还可以从老师的热情和自信中找到克服怕苦怕累的勇气。教师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想不敢言,这极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自由想,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体育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师营造的和谐教学气氛,能使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女生更加接受体育课,喜欢体育课。所以教师要建立宽松的体育课堂环境,充分尊重女生的体育课堂要求,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中学女生多倾向于一些竞争性、对抗性不强的内容。如健美操、武术、排球、羽毛球等,这些项目不仅可以促进身心健康,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节奏感,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实用价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安排上应从学生实际、兴趣和爱好出发,通过趣味性、娱乐性的活动来改变学生“厌学”的心理。改进教学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尝试体会动作的学习。如在篮球教学中,充分利用电视等媒体的作用,重复播放一些球星的动作,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消化,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进行合理的点拨,这样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才得以保证。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改变中学女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就要抓住学生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充分尊重女生的想法,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建立宽松的体育课堂氛围,增强女生体育锻炼的信心,养成给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低段学生常态习作教学的实施与研究 下一篇: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必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