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跟班制教学的利弊

时间:2022-08-09 09:06:26

浅谈跟班制教学的利弊

【摘要】“教师跟班制”对学生而言有利有利于因材施教和班级的管理,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它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也易使师生都产生心理上厌倦和疲劳。因此我们应结合实际予以改进。

【关键词】教师跟班制利弊

在学校内实行"教师跟班制"实质上也是对“教师轮岗制”理论的很好应用。目前。实行“教师跟班制”的学校已经很普遍,所谓“教师跟班循环制”就是让教师跟着同一个班升上去,从高一跟到高三,或者从初一跟到初三。

那实行“跟班制”到底有哪些利弊呢?对学校里师生关系有什么影响?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一、实行跟班制的有利之处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描述跟班制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利之处。

(一)跟班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和班级的管理。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地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十分的重要。而这种感觉可以通过多年的培养而获得。坦白的讲如果一个老师一年换好几个班,而现在每一个班的学生人数都非常多,特别是高中学生一个班大多都有50多个。那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恐怕很难记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而跟班制下教师有充分时间了解学生,并且可以有针对性的辅导各个层次的学生。为他们量身定做培养方案,并制定长期计划帮教学生。并且可以有效的进行培优辅差。而且同班同学在长期的交往中也能彼此适应,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班级集体,产生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而这些都可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跟班制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教师跟班制使教师和家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更加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让教师能够有的放矢。从而及时的了解学生的信息,更科学灵活的处理教材,创造性地改进教材的呈现形式,开发,补充、丰富教材内容。如教材提供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要求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竞争的生活素材引进课堂,教材与学生生活脱节时,教师可通过平时与家长联系获取得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素材,便于学生进行教学思考等,实现教材内容的拓宽和超越,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实行跟班制的弊端

凡事各有利弊!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教师跟班制的弊端!跟班制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却违背了资源共享、博采众长的科学规律!以下从几方面分析实行跟班制的弊端。

(一)跟班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首先,实行教师跟班制,教师是从一年级开始就跟着同一个班,一直跟到该班毕业,这样做的好处是经过三年的接触,师生之间已经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意图,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反过来思考就会发现,一个班三年一个科都是同一老师,这不能不使学生感到有点不新鲜,即使这个老师原本是非常出色的,但经过三年的时间也会使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也不觉得他怎么样了。如果有明显缺陷的老师长期影响学生,将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让学生对这一科的学习完全失去信心,从而造成厌学等行为的产生。

(二)跟班制易使师生都产生心理上厌倦和疲劳。“教师跟班制”下学生缺少新鲜刺激。一个老师的能力再强,知识储备再多,总有用到极限的时候。学生可能早已熟悉了你下一步要说的话、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甚至下一步下意识的习惯,都能了然于心。而正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鲜刺激尤其敏感、对新生事物尤其关注,是难以忍受这种单调的折磨,有的老师表达流利,讲课幽默风趣,而有的老师则不苟言笑、作风严谨。人各有所长,亦有所短,这本来没有什么高下之分。由于老师有不同的风格,也适合不同学生的口味,因此,这个老师适合某些学生的口味,这些学生爱听他的课;而这个老师不合某些学生的口味,这些学生不爱听他的课。因此,死板的三年一贯制,对某些主观性较强的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学生总是凭自己的主观个人色彩来判定一个教师的优劣。这样一来,所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如果某个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那岂不使这个学生要永远放弃这门功课?再者,一个长期固定的班级就象一潭死水,差生、优生的格局分化基本定型。优生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易滋生自满情绪,而差生也容易背上“我是差生”的包袱。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针对同样一伙人,教师的才能展现无疑,时间长了,便有点智囊穷尽的感觉。如果经常换一换,就像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虽然有适应期,但一切都感觉是新的,有种新鲜和神秘感,在这种状态下是比较便于管理的。还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每位教师有每位教师的特点,学生接触更多的教师,与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教师相接触,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更多、更广的东西。而跟班制下的老师由于相处时间较长,不利于教师及时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并且教师的某些不良习惯及教学缺点会长期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适应不同老师的风格,对学生的适应能力不也是一种提高吗!再说社会本来就是变化的吗,让学生早点了解真实的社会也无不可呀。

综上所述。就象自家的田地再怎么勤于耕作也会有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的队伍也一样,即便再怎么规范建设,也不排除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的存在!适当的增加教师或孩子的流动性。缩短跟班的周期。让教育资源更能公平配置,让优秀师资惠及更多的学生,让学生从更多的老师身上吸取知识和精神营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上一篇: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思考分析 下一篇:“六化”促进了教师业绩考核向科学\准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