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六个力度

时间:2022-08-09 07:53:14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六个力度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战略性任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举措,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六个力度”,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领导力度,统筹安排,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有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大督导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权益。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要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一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政策、措施和已取得的成效。二要加大对各部门、各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宣传力度,表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三要加大全民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四要加大学校内部的宣传学习,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到教师,由教师宣传到学生及家长,宣传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通过大力宣传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营造全民参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氛围,共享教育均衡发展成果。

二、加大领导力度,推进均衡发展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理应成为各级政府的行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规划。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区政府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育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组织开展全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切实加强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三是进一步理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完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机构与职能,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农村学校学区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学区管理委员会在民主办学、资源调配、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四是强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政策保障。县、区人民政府要将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优先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主动支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推进标准化提升工程;要从政策上鼓励名校集团化、校长职级制等改革,对参与名校集团化的核心学校从专项经费、人员编制给予倾斜,对集团化办学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实施城乡统一的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按照与小学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相当的原则确定幼儿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五是建立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县、乡镇领导每人联系一所学校,县直部门对口帮扶一所学校,将学校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六是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对乡镇、中小学校执行《义务教育法》和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均衡发展

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是省、市、县政府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加大政府投入,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是各级政府历史使命。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面做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的长效机制,认真做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特别是结构缺陷房,要按照省、市要求尽快改造,在保障校舍安全的基础上,增加教育教学用房。二是加快食堂宿舍等后勤设施建设。针对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食堂条件普遍较差的实际情况,将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食堂纳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规划,制定建设计划,在保障危房得到及时改造的同时,争取用2―3年的时间,完成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食堂改造建设任务。三是加快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为留住优秀教师服务农村教育,各级政府应考虑提供土地、学校进行规划,教师自己出资、统一实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内常住教师住房条件,确保教师安居乐业。四是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针对农村中小学校舍相对紧张,教师住宿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投入,将教师周转房纳入学校校舍建设计划,与学生宿舍同步规划建设,确保教师能够在值班、天气条件较差时留校住宿。五是加快农村中小学内涵及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定标准,加快农村中小学操场、音体美学科教学器材设施、图书、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办学行为

教育管理规范化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力加强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为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机制保障。一要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和教师职务竞争上岗的推进力度,建立起教育用人的新机制,不断调动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实施区域内校长轮岗交流制度,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校长和校长后备人选到薄弱学校挂职支教,选派薄弱学校校长到城镇中小学挂职锻炼。把农村薄弱学校校长的培训作为重点,全面提高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二要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城乡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要特别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等教学。坚决杜绝违规补课、办班现象。开展未成年人校外体验教育,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实施动态化管理、无缝隙监督。三要完善招生制度,规范招生行为。为有效解决城区小学、初中择校问题,要完善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将分属市直和街道的学校进行整合,面向城区居民进行同等质量的教学服务。同时,改革高中招生录取办法,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和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办法,促进城乡学校的生源平衡和质量平衡。四要建立完善弱势群体受教育的保障体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工作,保证外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同等接受优质教育。通过随班就读和健残融合两种模式,提高智障弱残等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水平。四要组织开展以“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教师访家长”为主要内容的“三评一访”活动,把办学行为纳入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促进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办学行为的规范。

五、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提高办学水平

加快布局调整步伐,有计划地撤并一些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的学校,创建一批规模大、效益高的示范学校,成为提高办学效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调整学校布局,要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一要科学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首先摸清情况,制定计划,按照省政府批准的农村中小学布点规划,有序推进,减少反复。二要坚持原则。布局调整要按照教育部要求,坚持“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区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或中心村集中”原则,合理调整布局。三要抓住重点,以办好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营造和谐、安定、温馨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四要坚持“四个结合”(与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五要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

六、加大督导力度,推进均衡发展

督导监测和评估是及时掌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力度,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保障,一要健全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科学评估,不能只看学校的升学率,而应涵盖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行为、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与体卫工作、后勤管理、办学特色等。二要建立科学的学校办学水平、质量评估体系,督查视导的重点应该放在管理水平、校本教研、教学活动等方面。要充分重视与发挥各级教研员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教学视导活动。要求各级教研员要经常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查看备课、批改作业、听课评课,通过师生座谈会、校长访谈、教研员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了解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专业指导意见。三要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工作。评估应按照“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进行,体现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四要实施奖励政策。省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作为督导评估县级人民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按规定均衡安排一位教育经费、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举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乱收费等违规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立足教育,放眼未来。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是新“义务教育法”最重要的亮点之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积极进取,力求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1.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社会事业局,2.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教育研究会)

上一篇:立德树人忠诚履职 下一篇: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寻找认知的固着点:目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