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8-09 06:21:31

谈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改标准下改进备课方法,备好教材教法和学生。不断改进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力。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策略

一、改进备课方法,做好“三备”

高中英语教学中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节课课堂效率的高低。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英语教师认为备课只是写教案,而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用书的利用率比较低,以至于备好的教学方案与课堂上的实际教学相差很大。随着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更新,所以,做好“三备”,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证。一节好的备课要做到“三备”。一是备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千变万化,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都应紧扣大纲,真正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备教法。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三是备学生。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这项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确定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标,也包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准确地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已有的知识水平,选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适合教师自身知识特点的教学方法。然后,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努力做到精心安排复习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做到准确、明了、精炼;预测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错误并准备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设计精炼的英语课堂练习。最后,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或课件等。

二、改进课堂结构,尽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巩固练习、全课总结、布置作业。在新课改理念下,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即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整甚至删减,各个教学环节所用时间也随之适当地进行调整,使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人施教。教师必须有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教材的能力,同时又能恰当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对课本的知识精心加工,给每个学生定位,设计出不同层次学生参入的情景,调动起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帮助其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分层教学,因人施教不仅能提高英语成绩,更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了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课堂练习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训练应穿插于各环节之中。

三、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对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重要作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不仅需要课堂组织者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法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合作研究中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但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不是由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通过讨论、研究、操作等学习活动得来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贵在创新;缺少创新,课堂教学就如同注入了乏味的因素。“精练讲解”是指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时讲解要精,不必面面俱到。精讲就是要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给出的例句要精炼、实用、而且具有代表性。以便学生记忆和模仿。“导练结合”是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训练习题,而且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互动。当然,所设计的练习要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真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

四、教给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所有的学习方法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预习是自学的演习,阅读是预习能力的发展,是自学能力的具体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后才能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举一反三。课堂练习一要及时,即在教学中要力争做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反馈;在学生预习前,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释疑。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可以让学生“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的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相互补充。教师总结,还要完全相信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浅谈如何利用生物教学开展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唠叨的“丁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