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8-08 09:51:54

【前言】改变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类的创新活动需要逻辑性思维,但在关键阶段,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非常逻辑性思维,即一种违背常规的思维方法,表现为突发、跳跃而严密、逻辑的直线思维方式。如思考问题时瞬间产生的不相干事物之间的联系、顿悟。 思维的求异性表现为标新立异,不落俗套,提出与众不...

改变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 要: 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文章认为,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下列四个特性:自由活泼的民主性;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质疑、解疑的互动性;学以致用的实践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民主性教学 主体性教学 互动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

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实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教代替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其结果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和竞争力。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善于反思,取长补短,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要求自己。

一、教学要体现自由活泼的民主性

人类的创新活动需要逻辑性思维,但在关键阶段,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非常逻辑性思维,即一种违背常规的思维方法,表现为突发、跳跃而严密、逻辑的直线思维方式。如思考问题时瞬间产生的不相干事物之间的联系、顿悟。

思维的求异性表现为标新立异,不落俗套,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方案;思维的发散性表现为从多个角度思考,提出多种解释,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罗・迦费・因格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提到的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的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布歇内尔发明的乒乓球游戏机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典型事例。

培养学生思维的非逻辑性、求异性、发散性等品质,需要民主环境和民主的教学氛围。首先要消除专制的教育气氛,改变把教师、教材当做“真理”的旧观念,还学生以自由;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建议权,让学生自由选择教育,自由支配时间与空间;教师主动征求教学建议,民主公正地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隐私等。其次允许学生对教师、教材质疑问难,给予学生思考的自由。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特别要改变教师“独占课堂”的现象,因为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发散性会在这种专制的教学氛围中被扼杀。

比如教《孔乙己》时,我让学生再现“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铜钱”两个动作;教《沁园春・雪》时,通过对诗歌的朗诵,让学生在脑中再现不同的美丽的北国风光;教《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通过诗歌表现的形象,画出一幅幅《游子思乡图》。

二、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强调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关注“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和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随着科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必须为教师所关注,在关注的同时要求教师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切,体现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与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会同时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如教《背影》时,我就注意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对比分析,体会作者之所以被父亲买桔子的背影感动得“泪很快流了下来”,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而以前的“聪明”正是没有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同样是父亲,作者从不理解到理解,就是他对人生的感悟过程,正是有了这种感悟,才能把一件普通的事写得如此感人之深,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映至爱亲情的作文,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要体现质疑、解疑的互动性

教育过程的本质是让学生通过认识人类已有文化,从而促进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具有基于人类认识的重复而创新的特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此过程中贯彻尝试创新,即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结论性教学为教师设疑、激疑,学生解疑、尝试创新的探究性教学。教学过程的重点不在于结论性知识的传授、接受、理解和掌握,而在于通过激疑、质疑、解疑活动的展开,发现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的创新活动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基本阶段。

由此可见,激疑、质疑和解疑是创新活动的基本要素,问题意识是尝试的先决条件。问题意识来自于好奇心,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求源,引起探索的欲望。解放学生、不束缚学生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关键。

如教《落花生》一课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落花生那种外表平凡、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还要让学生明白苹果、桃子、石榴那种既有外表美又很实用的特点,是很可取的。又如在教《孔乙己》一文时,文章结尾用“大约”与“的确”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词判断孔乙己的生死,是不是矛盾?为什么?学生议论纷纷,最后在讨论中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