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时间:2022-08-08 07:17:24

浅析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在学习活动中,如果能正确认识学习动机,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就能帮助学生取得学习的飞跃。正是基于此目的,文章分析了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提出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关键词]学习动机问题情境认知培养与激发

[作者简介]何光文(1967-),男,重庆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数据通信网络。(江苏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90-02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结构

(一)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动力因素很多,但大体上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发自个体内心的认知欲构成认知内驱力,由认知内驱力形成的学习动机称为学习需要;另一类是来自外界的诱因构成的学习驱动力,由外界的诱因形成的学习动机称为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这种学习的愿望或意向主要是从人类原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中派生出来的,是驱动个体积极投入学习的根本动力,是学习的内驱力。外界诱因是指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这些诱因激发个体朝某一目标行动。在学习活动中对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即是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是构成学习动机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形成的是一种拉力作用。

此外,客观现实常常对学习者提出某些要求,由于个体对客观现实有依赖和归属等情感,一些来自客观现实的要求如考试、就业、家长的要求等会迫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这些要求对学习来说是压力,难以独立、持久地起作用,必须真正地转化为学习需要或学习期待才能发挥其动力作用。

(二)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

在学习活动中,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各因素、学习活动方式以及学习结果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学习活动的动态作用过程(如图所示)。

认知欲和诱因是形成学习动机的根本动力因素,认知欲和诱因作用于个体身上会产生认知不平衡或认知冲突的情景,这种情境称为问题情境。问题情境与学习情境和学习者个体特征紧密相关。其中学习情境包括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有趣性、评价者及其评价方式、潜在的奖励或惩罚等。学习者个体特征除个体认知欲和对诱因的敏感度外,还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有关自己能力的看法与评价,对有可能影响最终学习结果的一些因素的看法、习惯性的归因方式,个人的价值观与兴趣,估计任务难度的方式、方法、情感状态等。

学习动机可通过外在的学习活动方式反映出来。学习动机可以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并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提高其学习能力,改善其学习行为,使其积极主动、认真持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学习的活动方式产生某种学习结果,而这些结果反过来又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刺激个体的情感、信心和意志等个体特征,使这些个体特征发生变化,极大地影响新学习动机的产生,从而对将来的学习活动具有间接影响。

二、学习动机需要的培养与发展

(一)关注个体学习需要的发展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作用于个体的客观要求也不会相同,因此个体学习需要在内容和水平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习需要的指向性不同,表现在兴趣爱好上的差异,形成偏爱某些学科。二是学习需要的意识水平不同,有的人终身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有的人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其求知欲就会改变,有的求知欲甚至降低或消失了。三是学习需要的意识倾向不同,有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有的为“书中自有黄金屋”而学习。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和老师都应正视这个现实,要有所区别地加以对待,学生的某些兴趣爱好应予以保护,但也要教育学生广泛拓展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需要的意识水平,改变其不健康的不良意识倾向,形成健康、稳定、持久的学习需要。

(二)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学习动机通过外在的学习活动方式产生学习结果,学习结果又通过影响学习情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如果学习结果好,学习效果与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成正比,这将使学习者认可学习情境,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巩固学习者的求知欲,从而推动新的学习需要的形成与强化。反之,如果学习结果不理想,学习者的自信心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或打击,这会带来主体学习需要的削弱,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降低,从而导致新的更差的学习结果,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如何使非适应性的学习动机模式转变成应性的学习动机模式,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从学生的成败体验入手,要创造不同的机会,通过适当的教学技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每个学生对成败的标准不同,教师可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实施多元和阶段性的评价,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形式的成功体验;(2)学习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只要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就能完成并获得较好的学习结果即可;(3)学习任务应是由易到难渐进阶段式呈现,在每阶段都有恰当方式的评价,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多不断的成功感。二是从基础知识入手,弥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消除其个体特征方面的缺陷,从而产生有效可靠的问题情境。

(三)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

1.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学习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成长环境的变化,学生的认知兴趣逐渐稳定和分化,形成了各自的认知特征和认知结构体系,并催促其积极寻找满足自己认知需求的途径和方法。当一个认知需要得到满足,一方面对兴趣对象有了更深更全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不足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引发对未知领域的探究,形成新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应正确、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尽量使学生原有的认知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催生新的学习需求。

2.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创造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认知需要,在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有可能新的学习需要产生了。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巧设问题情境,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愿望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情境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愿望。通常,带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才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把课堂安排成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得到鼓励和帮助,并乐于智力冒险而不必担心犯错误而导致批评。(2)适当的挑战与困难水平。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了解新旧知识、前后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之间保持适当的跨度。(3)设计适合学生情趣口味的教学。运用多样化的例证、活动及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内容来达到课程目标。(4)引起不协调或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对所熟悉的课题进行逆向思维,指出已知事物的出人意料、含混不清及不合常规的方面。(5)引起好奇或悬念。好奇或悬念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信息处理或问题解决过程。

(二)有效利用外部激励机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1.对好成绩或进步给予及时、真诚和恰如其分的奖励。除分数外,还可以是物质奖励、特别的权利、精神奖励、表扬和社会尊重等。但是表扬、鼓励过多或使用不当,也会对学习动机有一定消极作用。

2.善于运用反馈信息。来自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多种多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正确运用,才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坚持正面教育和表扬为主,对学生学习结果所作的反馈信息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照顾学生的个体特征。

3.组织适当的竞赛。青少年儿童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通过竞赛,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然,竞赛只能作为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辅助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竞赛的内容设计及奖励最好依据简单技巧的掌握而不是探索问题或发现问题,要让所有的人都敢于参与并从中获得体验。

(三)创造更多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成就欲

1.确保学生不断地达到成功。确定适应学生水平的教学起点,小步前进,让学生在每跨出新的一步之前都有充分的准备,保证学生有机会调整学习的步骤而避免过多的疑惑和挫折。

2.确立阶段性教学目标和成绩评定,增加成功体验。对于教学目标,近比远好、明确比笼统好、挑战性过易比过难好。教师要提供明确详尽的反馈,并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标准判断自己的成绩,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并继续努力。

3.允许学生创造最终产品。让学生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而不只是部分工作,使其在任务完成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培育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进而影响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变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首先,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专长与潜能,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使其获得更多成功体验,从而树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其次,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这与取得成功时的鼓励同样重要。对失败的不恰当归因,会使学生产生无助感,诱发消极的心理防御,有的还会采取退避行为。因此,在学生学习受到挫折时,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的积极归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效能评价,增强其获得成功的自信。

[参考文献]

[1]冯中良,武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张惠玲.提升教师专业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跨学科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 下一篇:让自然环境“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