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08 03:06:41

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成为现实。为此,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施现状,探讨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职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76

翻转课堂是依托于信息化条件,教师或教学团队按需制作教学视频、教学管理软件等供学生课前自主下载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讨论交流并完成操作性学习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是风靡国内。

1 高职院校翻转课堂的实施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基本具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备的资源和技术,不少高职院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学习服务平台,定制开发了数字化教学管理软件,将课程展示与学习社区结合起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在高职院校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和试点更是如火如荼,目前很热的微视频、微课程也被很多一线教师广泛接纳并尝试,各种微课程的讲座和竞赛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高职院校毕竟方兴未艾,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学生、学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相关各方在高职教学中不断探索完善。

2 高职院校翻转课堂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师尚未完全适应角色转变,掌控课堂节奏能力有待提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授业者”向“解惑者”转变。这个转变对于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自身能力素质不高,专业性相对较差,导致其干脆放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回归传统的教学模式。另外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具备掌控课堂节奏的能力,课堂中应舍得放手,敢于放手,重视师生对话的补充深化作用,真正实现从教学到学教的本质改变。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欠缺,使交流讨论漫无边际,最后又回到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老套路上。

2.2 学生学习动机不足,自主学习能力欠缺,使翻转课堂流于形式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足可谓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往往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的资料和视频,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会提前观看视频,而是等着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另一大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高职学生在应试教育阶段普遍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的训练,进入到学习环境相对宽松的高职院校后这种缺陷便展露无疑,翻转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课中讨论不深入、课后复习测试敷衍了事的情况,最终使翻转课堂流于形式,优势难以发挥。

2.3 视频等教学资源缺乏针对性,使翻转课堂缺乏吸引力

目前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一大局限是教学资源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学生自主选择性少。现行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行的做法是:学校教学团队或任课老师制作教学视频,或者收集网络上开放教育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放到网上,供学生自主下载学习。参差不齐的学生下载学习相同的教学资源,其结果可想而知,无法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实际需求,最终导致翻转课堂对学生而言失去吸引力。

3 提升高职院校翻D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3.1 树立翻转课堂的全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师从“授业者”到“解惑者”的角色转变

实施翻转课堂要求教师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教学习惯,树立全新的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需从主导变为引导,通过引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入讨论和完成作业的情况来分析和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都要求教师树立并尽快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在翻转课堂背景下,要突出学生问的权利,也许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超出教师课前的预测,这就要求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又需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唯此才能巧妙地引导课堂讨论并有效地解答学生的疑惑,使教师真正从“授业者”转变成“解惑者”。

3.2 加强宣传和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强,学生在参与课堂中的活跃度与兴奋度直接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加强翻转课堂学习的宣传工作,让学生认识到翻转课堂的优势:突破了传统教学课堂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及理解程度有选择地观看视频,自行调节进度,反复观看,可以针对知识难点反复讨论,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同时翻转课堂设计中还需强化学生的交互合作,可通过组成学习小组方式来相互合作、相互借鉴与学习,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3.3 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和水平,优化、细化教学视频资源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竞赛等方式,使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最终全面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做好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优化、细化教学视频资源。每一个教学视频需围绕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内容,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教学视频的设计应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以短小精悍为原则,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同样的课程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选取或制作不同类型的教学视频。同时倡导组建教学团队整合网络优秀教学资源,并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视频,最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刘香娥,孙红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5,(4):4041.

[2]刘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08):122128.

[3]叶璐.翻转课堂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探索[J].时代农机,2015,(07):8894.

[4]王先军.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23):226227.

[5]崔萃.“翻转”与“传统”融合的高职课改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5,(05):159160.

[6]高海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5,(06):6061.

上一篇:当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经济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