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德培养要贴近学生生活

时间:2022-08-08 02:58:13

学生品德培养要贴近学生生活

摘 要:品德教育要真正产生效果,还要走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让学生相信并尊敬老师;让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关键词:品德教育;走近学生;贴近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一门课程。以往我们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大都只提要求,要求学生应该这么做或者不那样做。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者不那样做,往往含糊其辞,有时根本提也不提,这样,学生品德教育很难落到实处,品德教育要真正产生效果,还是要走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

一、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

很多时候我们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教育孩子爱父母和长辈。我们告诉家长要经常带着孩子看望您的父母,并帮助父母做些事情,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也给孩子做出孝敬的榜样。

让孩子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好吃的东西让孩子分一点点给父母和长辈,劳累的时候让孩子帮您捶捶背、按按摩,让孩子帮你打打洗脚水,您要“要求孩子孝敬”,孩子才能养成孝敬的习惯。否则,他习惯了从您那儿获取而永远不懂得付出,您指望他长大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希望是比较渺茫的――不仅为您自己也为了孩子。一个不孝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

二、让学生相信并尊敬老师

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夸老师,班主任也要在学生面前赞扬其他科任教师,这样能使学生相信并尊敬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由此学生的表现一定不会太差。家长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缺点,这样会降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没有威信的老师如何能教好您的孩子呢?而且,背后议论人也是个不好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不要“传授”给孩子。

如果学生很听老师的话,要表示肯定,如果老师偶尔有不对的地方,可与老师私下交流,教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说其他老师的坏话。家长不要因为学生更听老师的话而不听家长的“吃醋”说些不好的话,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听老师的话是不对的,使老师的威信下降。

三、让孩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该放松的时候要放松,不要总是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课余时间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喜欢身边的人和事,孩子能积极、轻松愉快地看待事物。让孩子喜欢微笑,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样可以使孩子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让别人喜欢的孩子会有很多朋友,他在学习生活中会更加自信,更加开朗,更加乐观。如果一个孩子走到外面,谁都不理他,他会很自卑,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常对孩子开心地笑,并希望他也常笑,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家长可以每天晚饭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步。春天可以和孩子一起去郊游,夏天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游泳,秋天可以和孩子一起去野炊,冬天一家人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四、学生爱上学习

学生在家写作业时,家长不要在家里唱歌、听音乐,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要,孩子的自制力还很有限,您的娱乐会干扰孩子的学习。

让孩子在家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给孩子多准备一些适合他读的书,多给他买一些他喜欢读的书,比如童话故事、寓言、小说、散文等等。

家长少一些应酬,多在家里陪陪孩子,和他一起读书,最好和他同读一本书,读后和他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效果会非常好。

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讲自己顶风冒雪步行二十里路去借书读的故事,让孩子懂得他今天的学习条件多么好,要知道珍惜。和孩子经常沟通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有了善于教育孩子的父母,孩子才能爱上学习。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的各科分数,这会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压力增大,更不要把孩子的各科分数与其他孩子的分数相比较,要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问题找到了,帮助他解决问题了,成绩就提高了。

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而训斥、打骂孩子,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也不要因为孩子成绩好而对孩子进行奖励,因孩子学习成绩好而奖励孩子,会让孩子形成是为家长而读书的错觉。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不能为了奖励而学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永远具有学习的动力。

告诉孩子:只有始终认真学习的孩子才能永远成绩好。

五、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孩子关心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做到早睡早起。

教育孩子不吃零食,不吃垃圾食品。督促孩子不要沾染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熬夜玩游戏等。

孩子一日三餐要有规律,不能挑食,不能爱吃的就多吃,不爱吃的就不吃,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吃零食,少喝饮料。

要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每天坚持运动,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上一篇:浅谈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 下一篇:“动”与“不动”